第879章 群英荟萃

“陛下,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臣等弹劾太子殿下蛊惑君父,不当人子!”先是请了罪,然后就是反戈一击,可见朝堂上的老油条们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面对这样的指控李承乾自然不能承认,老头子是让他来当枪的,可不是让他来挡枪的,若是真的被弹劾成功,那才是丢了大人。而且以前营造出的那种“战无不胜”也会前功尽弃,今后还要面对更多的弹劾,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所以半跪于御阶之上的李承乾在得到老头子反击的暗示之后,一抖身上太子朝服长身而起,回身凝视这刚刚想他发起挑战的某老货:“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某曾经说过,为我大唐之崛起,纵然九死亦无悔,尔等若真为大唐考虑,本宫可以原谅你们一次,若有私心,本宫与尔等不死不休!尔等可明白?”

这话李承乾说的大气,可以说完全踩在道德至高点上,将下面一群老货堵的有些哑然。

不死不休都扔出来了,这等于是正面宣战一样的决定,换成一般人也许老家伙并不在乎,可是李承乾说的这句话他们却不得不好好考虑。

毕竟“睚眦必报”的名声不是凭空得来的,谁知道他会把仇记到什么时候,若真的是将来有一天这小子登基了还在记仇,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

不过这只是文官一系的想法,武将一系却是听的热血沸腾,一个个仿佛看到了鼓角争鸣、长缨出征的场面。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大唐的将军们已经老了,再不出征只能等着老死榻前。没人喜欢这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是所有将军的梦想,虽然有些人已经实现这个梦想了,但将军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若是没有战争,都回家种地去好了。

所以武将们很喜欢那句“纵九死亦无悔”,自然而然的,这些人便站到了李承乾的一方,与文官一系壁垒分明,形成对峙的局面。

一句话说白了,李承乾说得再好听,到最后还是离不开利益两个字,只不过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而且说的好听了许多。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一句话:团结大多数,拉拢少数,坚决打击极少数!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孔颖达……这些老家伙则是有些发懵,不就是争论要不要出兵高句丽么?怎么就上升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了?这不是“扬沙子”么,这么搞下去这“天”可就要被聊死了。

所以,有鉴于李承乾的疯魔,几个老家伙很明智的闭上了嘴,不去招惹这个疯子。

“怎么?为何不说话?一个个人模狗样的装神弄鬼,当着异族的面显尽你们的本事,也不想想大唐的今天是怎么来的,真当这一切都是你们用嘴皮子换来的?”

“若是你们真有这个能力,干嘛不去高句丽把那百万将士的遗骨给要回来?百万将士战死他乡,至今忠魂不得返乡,数百万被掳掠的中原百姓还在高句丽望眼欲穿,而你们却在这里唠叨这样那样的困难,大唐的米就养出你们这些废物么?!”

李承乾说着说着是真有些急眼了,原因无他,只是想到后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悲惨记忆。

后世“太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是什么?一个是科技上的落后,生产力上的落后,更重要的就是思想上的落后,总是躺在功劳簿上面想着吃老本,想吃坐吃山空,在这样的思想下,即便是有着强大的科技,也无法避免挨打的结果。

辫子皇朝的北洋水师落后么?并不落后!可为什么倭国却敢于向其发出挑战?还不是因为懈怠,还不是因为不思进取,若当时的朝廷真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朝廷,北洋水师又怎么可能没了上进的动力?

想到这些,再看看眼前这些一个劲提着各种困难,却不想着如何去解决的混蛋,李承乾知道,哪怕不是为了这次东征,自己也要和他们“不死不休”,趁着老头子还在皇位之上,借着老头子的手把这些已经堕落的家伙赶出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