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下)(第2/2页)

疏通河道的任务也需要被提上日程,必竟贞观三年的大蝗灾几乎近在眼前。这种事情如果不知道,还则罢了,知道了,就很难当它不会发生。

历史上这一次蝗灾老李同志是怎么应对的李承乾不知道,唐书上也只记载老李吃了只虫子,念了篇罪己诏。

如果这样就可以灭蝗虫的话,那后世的农药可真是白研究了。

采用漕运之法南粮北调,把江淮一带的粮食调到关中,是李承乾能相到的唯一解决这次蝗灾的办法。只要关中粮仓中的存粮能吃上一个月,通过河道运来的江南米粮就可以解了这次的困境。

农场的事情,疏通河道的事情,石炭司进入山西的事情,一庄庄一件件,那一个都是刻不容缓。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要处理一大堆的事情,想想这些李承乾就觉得脑袋快要炸了。

“殿下,钱管事来了。”就在李承乾蹲在椅子上,把耳朵揪的通红的时候,有侍女进来说道。

“让他进来。”换了一个姿势,坐在椅子上,李承乾对侍女吩咐道。

“喏!”

“臣见过太子殿下。”老钱一张皱巴巴的老脸挤出一丝艰难的笑容,进屋之后对李承乾见礼。

“免了,坐吧。”李承乾随意的摆摆手说道。

“谢殿下。”

“崔冉来找你了?”老钱坐下之后,李承乾便开口问道。

“是的,殿下,那个万年县县令来找过臣了。”李承乾的问话让老钱紧张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苦着一张脸说道。

以这老家伙的精明劲,崔冉找到他没说几句就被他猜出了目的,一种被抛弃的委屈从老钱心底往上冲。

辛辛苦苦好几个月,为了太子的差事忙的没黑天没白的,可这一转眼,太子就调来一个新人,把自己的差事给顶了,虽然说不上卸磨杀驴吧,但总有些过河拆桥的意思在里面。

接近四个月啊,没功劳还有苦劳,没苦劳还有疲劳不是,当年只不过是训斥了那个春晓丫头几句,现在竟然落得这般下场。

那个春晓已经恢复姓氏,甚至还成了太子的诏训,看来这一切都是当初一时冲动惹下的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