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流亡帝国(第3/5页)

如果任何人有机会弥补伤害,毫无疑问,这个人选只能是米海尔八世。此时这位皇帝还不到40岁,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在他轻松愉悦的微笑背后,隐藏的是极其智慧敏捷的头脑。他出身正统,十分高贵,身上流淌着帝国世系中超过11位皇帝的血液,三个王朝中有着他的祖先。米海尔不仅出身名门、能力卓越,并且比周围的任何人都更具聪明才智。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鼓舞全城人民的低落士气,同时十分果决地兴建新的建筑,修补城墙,重建教堂。在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上层走廊,皇帝下令制造一幅规模惊人的马赛克耶稣圣像,位于圣母马利亚和施洗者约翰一侧——或许这幅作品堪称拜占庭历史上最为精致的艺术杰作。港口重新拉起了交错的铁链,保卫帝国不受外敌舰船的侵扰,城墙之外的护城河也得到了清理。皇帝深知动员人民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了一面新的旗帜,将它插上城中的每一处栏杆和塔楼,让旗帜在风中飘扬。自1300年前的盖乌斯·马略时代以来,雄鹰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象征,米海尔之前,大部分罗马帝国的旗帜都装饰着君士坦丁十字或是基督符号——也是基督之名在希腊字母中的最初体现。现在,皇帝在旗帜上添加了一只金色的双头雄鹰,头上分别戴有皇冠——一个头代表临时首都尼西亚,另一个头代表君士坦丁堡。每一个看到这面旗帜的人都会在心中升腾起自豪感,认定拜占庭是跨越两个大洲的伟大帝国,目光同时注视着东方和西方。或许在米海尔八世杰出的领导下,这个伟大目标最终能够实现。帝国的敌人会四分五裂,陷入混乱,然后帝国的进攻会将这些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米海尔八世的军队规模不大却久经沙场,不久便击退了一支四处劫掠的保加利亚军队,迫使伊庇鲁斯的拜占庭专制君主向帝国俯首称臣。到了1265年,他已经从拉丁领主手中夺取了伯罗奔尼撒的大部分土地,甚至计划彻底将突厥人赶出曲流河谷。然而到了第二年,一个新的对手登上了世界舞台,形势陷入了混乱。

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长久以来把持着意大利的政权,但公元1266年他们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教皇乌尔班四世希望能够为整个王国寻找一名更加友好温和的领导者,因此邀请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的查理执掌王位。如果教皇的初衷是在南部建立一支中立派力量,这个决定显然带来了彻头彻尾的灾难。查理个性残忍贪婪,热衷权力,在广场公开处死他年仅16岁的敌对家族后嗣之后,立即开始谋划扩张领土。他的计划是在流亡中的君士坦丁堡拉丁皇帝鲍德温二世提出用伯罗奔尼撒半岛领土作为交换,换取军事力量重夺皇位时施以援手,兴高采烈的西西里国王立刻开始收取重税,以充作军费开支,并且寻找可靠的盟友,最终与威尼斯建立起一个反拜占庭联盟。

米海尔八世深知,自己手下兵力不足,海军衰弱,无力抵抗敌方的联盟,因此转而采取外交政策,巧妙地牵制住了敌人前进的脚步。威尼斯在帝国领域内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很快国王路易便接到信件,让法国国王对他弟弟的行动加以限制。贪婪的查理被迫加以收敛,但法国国王路易在1270年去世,查理再一次大张旗鼓地掀起了入侵战争。西西里军队势不可当,但米海尔八世再一次凭借聪明才智战胜了对手。他写信给教皇,明确做出口头许诺,会为教皇建立一个统一的教会同盟,以此来换取查理的臣服。

米海尔八世的策略起了作用,查理被迅速召回,但米海尔无疑是在玩一个铤而走险的游戏。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臣民绝不会接受被令他们恨之入骨的罗马教廷所统治,他也无法永远保证教皇的绝对支持。三年来,皇帝顺利地用各种托词敷衍了教皇的特使;但到了1274年,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世彻底厌倦了等待,向君士坦丁堡发出最后通牒——立刻促成教会统一,或者一切后果自负。米海尔八世对此完全无计可施。他只提出了东方独立实施宗教仪式的条件,然后便彻底向教皇的权力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