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风歌(四十三)自信人生(第4/5页)

王立群:

两条,第一条叫自命不凡,第二条叫认知大势,就这两条,我们先说自命不凡,刘邦尽管充满了市井之气,这个人对自己非常看好,对自己充满自信,非常看好自己,我们举几件事说一说。据文献记载,说秦始皇认为,这个天下的东南有天子之气,所以呢,秦始皇多次巡游到东南,秦始皇的巡游是想镇住这个天子之气。这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传到刘邦的耳朵里,人家刘邦怎么想?刘邦心里暗暗高兴,他觉得这个天子之气是应着自己了,这就是自命不凡的一个表现。第二个,他不是丰西泽纵徒吗?丰西泽纵徒以后他就躲在芒砀山了,躲在芒砀山的时候他老婆吕后经常去给他送点东西,那山里面什么都没有啊,送点吃的送点穿的,他老婆经常去送,这个吕雉每次去送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刘邦,这刘邦不论在哪儿吕雉都能找到他。刘邦就很纳闷儿,很奇怪,我到哪儿我老婆就像卫星定位一样,总能准确地找到他。吕雉就跟他说了,她说你在哪儿你头顶上有一股云气,我只要看见云气在哪儿,我到云气下面找你一准儿能找到你。这话我不知道真假,这吕雉的眼睛这么厉害啊,看云都能知道刘邦在哪儿,那等于现在咱们那个卫星定位一样,不大可信。但史书记载,刘邦听了以后特高兴,刘邦身边的人听过以后对刘邦特别害怕。而且这个事情呢,当时没有微博,也没有网络,就靠口耳相传,这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传得整个沛县这一带,人家都知道刘邦的头上有“卫星定位”,这就传得远远近近,沸沸扬扬。等到沛县起兵大家要推选个头儿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刘邦的身上了,为什么呢?名气,他虽然不是网络红人,他在那个时代他至少是那一带的红人,名人,很有名,就是刘邦的名气出来了,他又有实力,沛县起兵他手下有一百多号人啊,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沛公了。

这个人的自命不凡特别令人惊讶,我不妨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你们看刘邦是怎么样自命不凡的,这个人他把自己看得特别当回事,他这样的,比如说彭城大败以后派人去策反黥布,他想找个人他找不到,他看他身边的人说了一句非常伤人的话,他这样说的,“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什么意思啊?你们这帮家伙没一个能够商量天下大事的,把手下人全骂完了。结果有一个人不服气站出来了,你说吧,什么事?我能办,这个人就是随何,后来他带了20个人到九江王黥布那儿策反了黥布,就这一个人不服气。其他那些人被骂的没有一个敢说话,你看刘邦瞅瞅身边的人,竟然说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能给我商量天下大事的,自命不凡啊。还有病重之前,就是病重他辞退那个医生的时候他说什么?“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我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取天下,是什么原因让我成功?此天命耳,老天让我成功的,这就叫自命不凡。

第二,认知大势,刘邦两次说过同一个意思的一句话,第一次,刘邦被沛县的县令找过来,然后来到以后这个县令又变卦,把他拒之城门之外,刘邦写封信给城里的父老乡亲,这个信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苦秦久矣”,就是天下老百姓受秦的祸害的时间太长了,这是第一次说。第二次,他洗脚接见郦食其,郦食其激他他骂郦食其的时候,郦食其不是问他嘛,你是帮秦灭天下诸侯啊,你是帮天下诸侯灭秦啊?他骂郦食其“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这句话他又一次重复天下同苦秦久矣。刘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天底下所有的老百姓受秦的祸害时间太长了,所以大家是群起而攻之。整个《史记》中间这个意思的话出现四次,第一个说的人陈涉,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在起兵的时候,曾经对九百庶族说天下苦秦久矣,这是陈涉是第一个认识到的人,这叫先知先觉,所以陈涉敢于起兵,九百个同伴认同,所以九百个同伴跟他一块儿起兵。第二个说话的人武臣,武臣奉陈涉之命带着张耳、陈馀到赵地闹革命,说了这句话,武臣说这个话分量就轻了,武臣是陈涉的手下,武臣说的话其中有一种可能是受陈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