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封诸吕(第2/2页)

吕后闻言,自然是喜出望外。等到吕后的侄子吕禄掌握了北军,吕产掌握了南军,吕后哭祭惠帝时,伤心的泪水才落了下来(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史记·吕太后本纪》)。

司马迁在记述这一事件时,特地写上“吕氏权由此起”一句,这句话绝非虚言。

因为,张辟强这个主意的要害是谋身不谋国,安吕不安刘。

南军、北军是汉代保卫京城的两支国防军。南军驻守城南,北军驻守城北,主要任务是护卫京城。而且,北军的力量比南军更强。

谁要是掌握了汉代京城的南军、北军,谁就等于掌握了京城的兵权。在此之前,汉代京城的南军、北军一直在太尉周勃的掌控之中。

张辟强的意见如果被接纳执行,那么,吕后就彻底控制了京城地区的军权,吕后对政权的控制就得到极大的加强。

从此,汉代军权全部落入吕氏手中。

陈平难道不知道京城南北二军的重要性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陈平此举,在于自保。

自保对于陈平来说是由来已久的。刘邦病重之际,陈平已经在考虑刘邦身后自家的安全了——善于自全。

一是不执行刘邦“平至军中即斩哙头”的诏令;

二是不执行吕后让陈平、灌婴屯兵荥阳的诏令。

陈平不执行第一道诏令是刘邦所下。刘邦临终突然要杀樊哙,陈平为了在吕后执政时预留后路,没有执行刘邦的命令,以免因为执行高祖命令杀了樊哙而与吕媭结仇。

吕媭是吕后的亲妹妹,陈平这次奉诏诛杀樊哙虽然是奉了刘邦的诏令,但是,刘邦一旦去世,吕后肯定是实际的执政者。杀了樊哙,吕媭岂能善罢甘休。因此,他只押解樊哙回京,而不执行就地处决的命令。真要杀樊哙,让刘邦自己杀,自己绝不手沾鲜血。事实证明陈平的这个决定对他自保极为有利。

吕媭在刘邦去世之后,多次在姐姐吕后的面前诋毁陈平,但是,因为陈平预留了后路,吕媭的话吕后始终未听。

陈平不执行第二道诏令是担心在外带兵易受宫中谗毁,因此,他接受了吕后让他率兵驻守荥阳的诏令之后,并没有和灌婴一样留在荥阳带兵,而是星夜赶回宫,在刘邦的灵前哭灵。由于陈平哭灵哭得十分伤心,连吕后都大受感动。陈平哭祭完毕后,吕后让他回家休息;但是,陈平仍然怕自己一旦出宫会遭人谗毁;因此,他要求留在宫中任职。吕后因此而改变初衷,任命陈平为郎中令,主管宫中事务(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在刘邦弥留、去世之后的这些作为,让人们看到了陈平“保全自己高于一切”的行事原则。

陈平的“自全至上”使他在政权交替之际保全了自己,但是,这个处事原则使吕后在自己执政期间能够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

攫取了京城军权的吕后还会做什么呢?她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夺取军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