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最后疯狂(第2/2页)

吕后知道第三任赵王自杀,她会反省自己的作为吗?

恰恰相反,吕后认为刘恢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他作为诸侯王的职责,于是下令废掉刘恢儿子的王位继承权。

三任赵王悉数遇难,吕后的屠刀会放下吗?

在赵王刘恢死后的当年秋天,吕后派人告诉代王刘恒,让他继任赵王。

吕后的这个主意是对代王示好吗?

大限将尽的吕后正处在最后的疯狂期。高后七年一月至六月这半年之中她连续迫害致死了两位刘姓皇子刘友、刘恢,紧接着她让代王刘恒做第四任赵王。

刘恒是高祖十一年八岁时被立为代王的。代地非常偏远,代王的力量也非常弱小。但是,代王刘恒接到吕后的诏令后,立刻上书表示自己愿意为嫡母守护边陲。

吕后对代王刘恒的小心谨慎较为放心,刘恒的母亲又是最不受刘邦宠爱的后妃。仅仅是刘邦与刘恒母亲的一夜之情,生下了刘恒。从此,刘邦再也没有召幸过其母。因此,吕后在刘邦去世之后在所有刘邦的嫔妃之中只放走了刘恒的母亲到代地和儿子同住,其他嫔妃一概扣押不准出宫。

身居边疆的代王刘恒为什么不愿做中原的赵王,非要在边陲一隅当个代王呢?

因为,三任赵王的悲剧结局已经使刘邦八子中的幸存者心惊胆战了。

吕后答应了刘恒的要求。在吕后最后疯狂的高后七年,只有代王刘恒一人是靠自己的政治智慧保全了性命。

高后七年九月,燕灵王刘建死。刘建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他没有等到吕后动手就病死了。刘建没有嫡子,但有后宫美人(古代嫔妃的封号)生的一个儿子。依照惯例,刘建的这个儿子应当继承刘建的燕王之位。但是,吕后另有想法。她没有让刘邦的这个孙子继承燕王之位,而是派人杀了刘建的这个儿子,以刘建无后为名,撤销了燕国。

高后八年吕后就去世了,这一年出现的一连串事件是不是吕后对大限将至的预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