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动荡不安的小朝廷(第2/3页)

最先来捧王坤臭脚的,竟然是朱由榔新政府中手掌最大实权的两广总督丁魁楚。

疯了,绝对是疯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世界颠倒的现象,是因为丁魁楚在拥立活动犹犹豫豫、观望不决,错失了首立之功。而丁魁楚又不肯正视现实,觉得自己在两广的实权最大,应该做入阁大学士,而且是首席大学士,为了能实现这个目标,他便动了歪心思,与王坤深相结纳。

这么一来,不但朝廷的用人决策大权被王坤执掌,大部分军政大权也同样为王坤所得。

王坤的个人权力骤然坐大,就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了。

这样,朱由榔的草头班子才刚搭好,就处于极不正常状态了。

在王坤的运作下,丁魁楚如愿以偿地入阁,当上了首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首立功臣瞿式耜则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

按明朝成例,入阁大学士应该由吏部尚书会同其他高级官员会议推举,再由皇帝钦点;而大学士的地位通常都是按入阁先后次序进行排列。

朱由榔政府以丁魁楚为首辅,则是无视崇祯时期已入阁的何吾驺、隆武时入阁的陈子壮等人的存在了。

何吾驺、陈子壮等人都在广州,一致认为朱由榔政府举措不公,有违成例,宁赋闲家中也不愿来肇庆做官。

而就在这样的一片不和谐中,江西的万元吉等人迎来了决定赣州生死存亡的恶战。

话说,万元吉一心等候罗明受的水师,八月二十三日,罗明受的水师终于到来。

可是,罗明受还来不及喘口气,就遭到了清军在夜间的偷袭,八十余艘巨舟全被焚毁,船中所载火攻器械付之一炬。

可怜这支水师费饷巨万,一旦毁尽。

罗明受寸功未立,狼狈不堪地带领残兵逃回广东。

败讯传入赣州城内,万元吉等人彻底傻眼。

清军乘胜进击,于八月二十八日冲破广营,二十九日击败滇军。

其他各路援军见势不妙,纷纷拔营而走,东南城外,再无一兵一卒。

赣州城内只有大学士杨廷麟、督师万元吉、兵部尚书郭维经和一批地方官,守城兵卒不过六千名。

清军在九月初九日占领南康县,十五日攻占上犹县,十九日起包围赣州城。

双方相持十余日。

十月初三日,清军大举攻城,攻势如潮,一直持续到初四日午时,明军终于抵挡不住,赣州失守。

清军入城,尽情发泄兽性,血腥屠杀,并纵火烧城三日,阖城百姓全部成灰。

杨廷麟不愿落在清军之手受辱,投清水塘自尽。

万元吉在亲从的死护下虽夺门而出,但回望满城火光,满腔悽怆,愧叹道:“为我谢赣人,使阖城涂炭者我也,我何可独生!”投江而死。

吏部尚书郭维经入嵯峨寺自焚死,同时遇难者有翰林院兼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太常寺卿兼守道彭期生(即彭孙贻之父)、御史杨文荐、吏部主事龚棻、兵部主事王其宖、黎遂球等官绅三十余人。

广大参加守城义士和无辜百姓,不死于兵刀,即死于水火,全城池井积尸几满,皆义士烈女。

十月十六日,赣州失守的消息传到肇庆,王坤建议逃难,毫无宰相之才的丁魁楚也连声附和。

瞿式耜极力反对,他说:“朝廷新立,要为祖宗报仇雪恨,就应该奋勇迎敌以号召远近义师。现在对外放弃门户,对内滋生出不安,何以立国?!”

瞿式耜还刻意强调:“广东的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广东的粮饷尚开始未征,就这么匆匆走了,将来百分百要后悔!”

可是,经过短暂几天的思想挣扎,小朝廷最终还是逃往了广西梧州。

“就这么匆匆走了,将来百分百要后悔!”瞿式耜说得不错,朱由榔很快就为自己这一轻率的逃跑行为感到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