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配 第2节 啊,我爱心理神经免疫学(第2/4页)



  说完这一大套,我停顿了一阵,喝了口水,等待他们消化这些信息。实际上,这些信息是不能消化的。哥伦布的航海冒险为什么会得到国王的支持?就在于他滔滔不绝并且很自信——实际上他鼓吹的那些玩意儿——除了“黄金”一词之外,国王根本听不懂。

  哦,这个年轻人被我搞晕了,因此有些向我靠拢,他一改先前的嘴脸,很客气地向我询问:“您说的这些话我明白了。可我还是不懂,您为什么要对我们说这些,我们只是来问问您可不可以承担一次有效的法事。”

  “少安毋躁,年轻人。你知道老勒内?笛卡尔吗?这家伙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人们通常认为他发明了主宰西方世界的身心二元论,这使得我们拒绝接受精神可以影响肉体,肉体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精神的这一概念。我们直觉地假设身体里的化学反应是因,行为是果。但事实上,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某种可怕的游戏;或者说你找了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没准又经历了家人丧失这样的痛苦。这些刺激性事件会提升你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而皮质醇会激活你体内跑来跑去的各种基因,这些基因就会对你产生影响:比如导致生病等。我所要说明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这个社会,就目前来说,没有信仰的人很多、缺乏社会交流特别是缺少个知心朋友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承受着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压力,但我们不懂得怎么发泄。如果这些外力不能消化,它迟早就会转变为内力,并试图摧毁你。你的父亲有信仰,他信仰佛教,这很好;我也有信仰,我信仰科学,这也没问题。关键的是,没必要把两者敌对起来。”

  这番话,我倒是发自内心。这一天之前,我觉得美国有些心理医生和神父的兼职,这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双向污蔑。而这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这存在是有道理的。他们面对的问题有时是一致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也许不信教,但不能说你父亲信教就是错误的,就是迷信,这很不恰当。如果他觉得,春节后,在家里办一场法事是合理的,那么这样做了,即使没有神佛保佑,至少他会觉得心安理得。就好像病人忽然去市场里买了甲鱼,然后放生一样。放了两条甲鱼,就说明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他以前的罪过全都消灭了?这当然不现实。可现实是,如果他这样做了,他的心情会变得愉快,愉快可以调动他的机体作出积极的反应,虽然肿瘤未必消除,但他的痛苦会减弱。他体验到放生这一不可思议的好处之后,他就会继续这么做,并且形成良性循环,最后,不管他是不是能痊愈,他所做的一切,至少让他感到愉悦。同样的道理,做法事,也许会得到神佛保佑,也许不会,但你的父亲会感到愉悦。即使是你,你也会觉得这个神圣的仪式本身,也有净化心灵的神奇作用。你会体验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让你收敛了戾气、平和了暴躁、宁静了心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如果他想做,就让他去做吧。无论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我刚才说的心理神经免疫学,都可以带来好处。顺便说一句,至少在现在,能做这样法事的,也只有我们一家。你可以再找找看,没关系。你觉得呢?”

  假如你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者站在产品的立场上自说自话,那你永远做不好推销员。你要做的,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让他玩你发的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想要说服别人的芸芸众生。

  接下来的一切,便顺理成章了。老先生对我的说辞极为满意,年轻人也不再反感,他好奇地向我请教着其他的生理学、病理学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