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揣度(第2/3页)

“下官立即去安排,另外下官准备加派特勤队潜往木场驿、南关等地查探。”

“咬住他们,皇太极已显露出撤退的意图,撤退的军队是虚弱的,我们一旦开始追击,就要追到金州,建奴军无战心,没有哪个旗主愿意留在金州,确保金州不被他们拆除。”

……

八月二十二日午时过后,登州镇在全线展开断断续续的攻势,并在西官山西侧搭建浮桥,后金兵大营号角齐鸣,大批骑兵赶到战场,另有约五百正黄旗人马赶到复州河西岸,阻挡明军渡河。

皇太极的大氂来到北山脚下,他的心情十分低落,今天的情况说明,登州镇通过连续的试探,已经发现了土墙兵力有变化,西官山的明军很容易观察大营出兵数量,从而判断出土墙人数,所以他只能放弃悄悄撤离的做法,改用大规模的骑兵接应土墙人马撤退,虽然都是撤退,但这种方式的话,土墙防御兵力要脱离明军的攻击肯定会遭受不小的损失,与他策划分步隐秘撤离不可相比。

“大汗,若非多尔衮擅自撤离白甲兵,怎会被登州镇攻破土墙,多尔衮不顾大汗此前传授之策略,全然不顾全师安危,应当在议政大会上对其进行处罚。”

索尼在一旁愤愤不平,敌前撤退很容易被发觉,进而遭到敌方的追击,而各旗中的包衣非常不稳定,每次撤退都需要甲兵严密看守,这么长的阵线根本不能确保安全,只能在换防的时候逐渐减少。皇太极要求各旗分步撤退,白甲放在最后掩护,确保土墙安全。今天就有一批包衣跟随牛马车撤退,这些包衣都是汉人中的壮劳力,也是后金不愿放弃的资源,皇太极希望让这些机动力弱的部分先撤离。

多尔衮昨晚擅自撤离白甲兵,让登州镇一次无力的攻击就打破土墙,虽然后来赶了出去,但登州镇此后的行动明显加强了试探,牢牢牵制着土墙的防御力量。

皇太极轻轻点头,多尔衮是必须要处罚的,多铎实际上也撤离了白甲,但留下的甲兵数量足够,而多尔衮因为在复州损失严重,防线显得十分虚弱。

自去年以来,他对多尔衮的观感急剧下降。复州之战的指挥不见高明,这次面对强敌缩手缩脚,这些都不是一个优秀将领的表现。

在原本的历史上,所谓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在入关前战绩平平,入寇山东时战绩尚可,但面对洪承畴率领的主力时,就露出原形。他光是怯战所受的重大处分就有两次。一次是围困锦州不力,被明军连续击退,连连跟皇太极要求撤军。而最严重的,便是崇德七年在围困锦州时,面对明军家丁的袭击时,多尔衮、多铎、豪格三人狼狈逃窜,带着白甲兵逃入壕沟,而另外一些甲兵在阿桑喜带领下奋勇反击,将明军击退。这三叔侄不但袒护自己的护军将功劳据为己有,还将阿桑喜反而污蔑为退缩,济尔哈朗当时是刑部尚书,也给三人打掩护,明知实情还是将阿桑喜逮拿下狱。

这事情直到一年后才被皇太极发现,皇太极被这群猪队友气得勃然大怒,处罚甲喇额真以上官员七十人,仅仅固山额真就有十五人,涉事官员包括三旗旗主、固山、护军统领、刑部尚书、承政等等,是后金政坛的一次大地震,更将多尔衮打压得灰头土脸。

多尔衮就是这么个水平,主持扬州十日的多铎更是乏善可陈,不过在后来都可以被称为一代名将,古代名将的平均水平被拉低一大截。这两兄弟搞阴谋强一些,打仗比起哥哥阿济格差一大截,在八旗旗主中也属于排在后面的。

皇太极对索尼问道:“东江军和复州等地情形如何?”

“前日东江军再次攻打黄骨岛堡,总人数在三千上下,包括广鹿岛的毛承禄,皮岛沈世魁等部越过鸭绿江,一路骚扰村堡。复州附近出现了一批新的登州兵,他们到处袭击运粮队,光昨日一天,就被烧毁三十多辆牛车驴车,被杀余丁十二人,阿哈五十多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