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推动新型房屋发展(第2/3页)

于是,一种由玄奘综合了中土,以及西域众多流派之长的新佛学,开始在这一地区传播,它的主体,依旧是佛家哲学,但是加入了孙享福跟他讲到的以人为本,遵循自然循环之道的思想,减除了几乎所有孙享福提出来认为是陋习的东西,以及玄奘自己认为是陋习的东西,这种更加人性化的宗教思想,瞬间就冲击当地百姓原有的各种信仰。

还别说,效果非常好,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正在不断帮这些本土百姓从狂热的宗教迷信过渡到理智的信仰宗教。

八月,稻穗已黄,孙享福在县城宅子里,将准备好的课本放下,往城内的码头上走去,岭南去印度那边送粮食的船队回来了,还带回来了数以万计的青壮劳工,以九垸县出粮的数量,将直接获得了一万青壮的配额,他们将会为九垸县贡献三年的劳动力,不过九垸县要提供他们的吃住。

按照大唐工人的平均月薪,一个人一年至少也得要个二十贯左右,一万人,一年就是二十万贯,三年,就是六十万贯,按照这么算的话,九垸县比直接拿钱,至少划算三倍,因为价值六十万贯的粮食,九垸县只出不到三分之一份额。

“按照你的要求,都是挑选的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的年轻男女,但他们一个个像饿死鬼投胎一样,进了食堂之后,就猛吃东西,而且,一点卫生也不讲,直接用手抓。”见到孙享福过来,孙大力就率先向他抱怨道。

孙享福莞尔一笑,没有多说什么,这个民族的人,即便是千年以后,也习惯用手吃饭,来了大唐,可得好好让他们改改。

所谓的食堂,其实是县城里给建筑工人提供食物的地方,现在,九垸县城的十几栋厅室房高层建筑已经开始建设了,这些房屋,未来将用来安置那些去外地做技术支援的百姓家属,当然,一些新上了户头,却不种地的百姓家庭,也可以申请直接分配这样的房屋,反正所有建房的钱,全部都是九垸商会出的,所有九垸县没有房屋的居民,都拥有申请居住的权利。

孙享福看过那些明显有些吃撑了的印度劳工的状态之后,果断让孙大力下令停止了食物供给。

“先把他们安排到搭架好的工棚里居住,学习几天汉语,和生活常识,过几天秋收开始,就让他们参与劳动,强度与本地百姓日常劳作相当就行,尽量不要安排重活。”

“只与本地百姓相当,那岂不是便宜他们了?”要知道,随着九垸县的经济越强,本地百姓的劳动强度已经是一降再降,每天的劳作时间,都不到六个小时了,这些劳工可是朝廷用来支付购粮款的,不让他们干多点活,孙大力感觉有点亏。

“轻松一点,可以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适应我们当地的生活,他们都才十几岁,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可塑性很强,只有咱们接纳他们,他们才会变成自己人,去信给其它几县,建议他们也这么做吧!”

“那听你的吧!以后这些人,是分配到各家,还是集体劳作?”

“分配到各家,人数估计是不够,而且,沟通有障碍,容易出问题,先进行集中管理,到了一定程度,再看情况吧!左右不过是一万人,在城里,跟着工程队,就能解决吃住的问题,分到各镇劳作的时候,每镇不过是千把人,好安排。”

“得嘞,那我就先安排他们住下。”

“清洁,防疫都注意着一些,每个人都要洗大澡,清理,修剪头发,那些臭烘烘的衣服,全部处理掉。”

“知道了……”

孙大力一边走着,就一边吆喝着司刑官召集属下,安排这些人去洗澡,换衣服,在已知会接受劳工的情况下,九垸县在各个方面,都早有准备,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洗的干干净净,套上舒适整洁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