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暴风雨来了(第2/3页)

“臣附议,不仅如此,此酒楼上演的戏曲,竟然拿前隋旧事做噱头,有引导百姓心向前隋的嫌疑,陛下应下令捉拿妖言惑主,蛊惑百姓的谗臣主谋孙正明……”

突然之间蹦出来的几个御史,把李世民的好心情搞的一点也没有了,恼火的看了一眼谏议大夫魏征,才开口道,“诸卿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呃,这个,臣虽未去过这间酒楼,但却知道,太子为皇储,不该与民争利,而且,奢侈之风不可涨,太子年幼,应多学圣人之道,不应该为了些许小事,损了名望。”

魏征是躺枪了,他属下的这几个御史上奏之前根本没有跟他打过招呼,而且,人精一般的他,又怎么会拿这种小事在商量突厥投降这种国家大事的当口来说,这是非常有损朝廷颜面的事情,同样有损的,是他御史台的节操。

“启禀陛下,御史台虽有闻风奏事的权利,但事情是否属实,须得有司明查,臣觉得此事该查明之后再议。”

事关太子,长孙无忌就不能袖手旁边了,出班奏道。

“此事证据确凿,昨日长安数千勋贵百姓皆为见证,何须再查,为太子名声计,微臣认为,陛下应该从重,从快处理此事,否则,一旦迁延日久,太子的名望可就无法挽回了。”吏部侍郎崔世勋在长孙无忌出班后,立即出言道。他可是高级别官员了。

“臣附议,陛下,不得任由此等谗臣混迹于皇室左右,应从速除之……”

“臣附议……”

“臣附议……”

长孙无忌只是出来说了句公道话,竟然引得文臣班子里数位三四品大员出列反驳,仅仅片刻,抱拳躬身附议的人居然多达数十人,占据了文臣的七八成,甚至还有六部堂官级别的高官,王圭,孔颖达,封德彝等人在蓄势待发。

“什么情况这是?”

长孙无忌心里暗骂了一句,却也不敢再出声,他现在也是文臣序列的人,和这么多人唱反调,他以后的工作也没法干了。

而武将这边,秦琼也是急的额头冒汗,但武将这个时候不能开口,一旦开口,只会火上浇油,因为你越线了,以后你们武将议论军机的时候,还指望文臣闭嘴吗?

文臣队末,才刚刚获得了上朝资格没几天的虞昶也是为女婿捏了一把汗,心道老爹对世事真是洞若观火,一早料定了这些世家爪牙会跳出来闹事。

李世民恼了,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居然闹到让他有种被逼宫的感觉,而且是他在志得意满,打败了突厥大敌,准备叙功的时候,此刻他的拳头同样握的紧紧的,恨不得亲自出手,将这些只顾自家利益,不顾朝廷体面的家伙一个个砸死,砸烂。

但是,他不能够,没有这些大臣,朝廷就无法正常的运转,他只能忍,不过他没有选择跟这些大臣们妥协,他知道,今天只要妥协了,以后,也只能妥协,所以,他将希望放了在那个唯利是图,贫嘴好色,睚眦必报,胆小如鼠的小子身上,看看他能不能给自己创造个奇迹。

“来人,传旨,牧监署下牧监孙正明即刻上朝对奏。”

皇帝动真火了,要当场把这件事情搞明白,这一举动虽然叫崔世勋等一干文臣意外,但,就算让那小子来朝堂又能怎么样?如今的朝堂谁的嘴巴多?众口一词,还不能整死你一个小喽啰?

整个大殿之中进入短暂的沉默之后,就有大臣提议休朝片刻,但李世民不允,今天不把事情搞清楚,大家的午饭也别吃了,至此,他也算是表明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一干李世民铁杆,便相互使了个眼色,小声交流起来,站在文臣班首的裴寂向来不与三人有什么交集,却意外的向他们偏了偏身子道,“有了计划,知会老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