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退路(第2/3页)

努尔哈赤现在活着的儿子还有十几个,真正能出掌大权的就是眼前这些,象是阿拜,汤古代,塔拜这一类的儿子,没有带兵的能力,母亲出身又不强的就不会有太多牛录,没有牛录在战场上更没有立功的机会,他们一生也不会有多大权力,甚至也谈不上富贵,从这一点来说后金是明显的部落制的残余,进而也影响了清季的皇子教养和皇位继承的制度。

皇太极二十余天前接到情报,得知科尔沁诸台吉叛乱的事,急令莽古尔泰和阿巴泰领兵一万前往接应。不料援兵没走几天就回来了,诸台吉叛乱在最短时间内被平定,莽古尔泰并没有捞着仗打,敌情不明,战机不佳,只能引兵退回。

皇太极只能停住动员,相当郁闷的收回了触角。

后金这半年多来一直在消化着此前的失利,对辽西两次战败成了很多人心里的难解之结,当然也包括皇太极自己。

锦州和宁远城头的大炮,互为犄角的两路主力明军,你来我去,你走我追,每一路都是各三万战兵,对上女真主力打不过,但明军也不轻易远离城防,稍近一些,城头的火炮就可以掩护明军,所以其出城邀战也并不慌乱,不象明军守辽阳里,几万主力被袁应泰带出去打,城内毫无支援手段,眼睁睁看着女真人把出辽阳的明军主力击败,杀伤殆尽。

皇太极思忖再三,感觉在眼前这种情况下想击败宁远和锦州之敌不太可能。锦州的赵率教,左辅,金国奇等人都是悍将,三万明军俱是精兵,很难一鼓破之。而宁远方面袁崇焕亲自坐镇,有满桂和祖大寿两员重将,更有很多悍然在其部下,也是在短时间内可以与八旗劲旅对抗的精锐。

山海关方向明军也是放着精锐重兵,也有重炮,而且山海关是建筑在奇险之地,易守难攻,想仓促攻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前方有重重险阻,皇太极却是意志坚钢如铁,他始终相信明国气运已尽,眼前的局面虽是险恶,但明军只要没有大规模会战并战胜八旗的能力,主动权还是在女真一方。

明国方面,很有可能出什么意外,变故,导致无法维持眼下的局面。

果然很快机会就来了,但这个机会是模糊不清,哪怕聪明睿智和坚刚果决如皇太极者,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下定决心。

汉人之中,现在皇太极还没有发觉哪个汉人能帮的上忙,范文程和宁完我等人只能帮他收权,但对这样的军国大事,事涉三方两国的生死存亡的大事,皇太极不觉得几个汉人有什么真知灼见,范文程等人也不敢乱说。

殿中一时静默下来,只有多铎继续啃指甲的声音在响着。

皇太极勉强笑道:“这么说,咱们右翼的羽翼已断,现在敌情不是很明白,二哥,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你可以直说。”

代善低头垂目的道:“你是大汗,你说了算。”

莽古尔泰咳了一声,似有话要说,但还是忍住了。

皇太极道:“事涉举族存亡,我是大汗也不能自专。张瀚若果真南下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若叫其得了天下,三五年内就会派几十万大军来围剿我大金,到时候诸申连跑都没处去跑……”

“是没处跑。”萨哈廉在和记商团军手里吃过亏,当下警告众人道:“商团军也有大量骑兵,装备好,人和马都壮,跑的远,意志很坚定,敢杀敢拼,且现在已经在海西旧地和科尔沁活动,我们就算想退回极北之地的密林,重新去吃鹿肉,喝生血,这样的日子也不可得了。”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神色无比阴沉,以前老汗造反的时候就同众人说过,一旦大事不妙,绝不会和王杲父子学,躲在古勒寨里等着明军来剿灭,可以把诸申化整为零,一路往长白山脉里钻,往宽甸林子里钻,往朝鲜那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