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亡心(第2/4页)

等整个舰队轰击过后,除了少数滞留江边的人之外,城外的阵地和城头的防御已经被一扫而空,现在的南京已经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军舰上只要派一个营下来就能顺利的接掌好几座城门,并且可以在舰队掩护下陆续将主力投放进去,舰队这一次有一个团的兵力,所有人都不认为一个团的陆军开进去,南京城里会组织起象样的抵抗。

如果再有一个团的兵力,近在咫尺的镇江和扬州府,包括淮安在内,这些地方可以迅速纳入掌握之中了。

可惜,这种临机一动的计划不可能得到军司的批准,也不会获得下一步的支持,所以不会有军官临时起意来做这样的事。

炮声逐渐停止了,郑芝龙没有下令舰尾大炮继续轰击,对准城头的轰击伤害极大,没有办法控制,可能打入城区之内造成无辜的百姓伤亡,收获的没有别的,只有不必要的仇恨而已。

舰队逐渐又摆开了,旗舰打出旗号,舰队顺流而下,尽管在南京使用了火炮,但整体来说,这一次阅舰行动相当成功。

当江风再度吹满风帆,大同镇号顺流而下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军官说话,只有士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声,笑声之中,所有人都是相当清楚和明白,当他们再度出现在长江之上时,南京,江南,浙江,湖广,两淮,将是唾手可得!

……

陈贞慧和吴应箕等人终于爬了起来,他们因为太贴近城墙被砖石崩了满身都是,不远处的茅元仪要从容许多,他的经验比这些书生丰富的多。

他就一直停留在远处的灌木从边上,打算真的有危险的时候就趴在灌木从里,所以当众人灰头土脸的时候,茅元仪要相对从容许多。

看着横亘在江面上的大船,茅元仪突然大笑起来,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只是在大笑之时,两眼的泪水却是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一刻,他知道大明亡国亡定了。

……

“父亲大人有险,我要赶紧回城。”陈贞慧是最害怕的一个,身为右都御史,陈于廷适才也是在城头上观看战事,这一轮对城头的炮击打的相当剧烈,令人神魂不安,陈贞慧担心父亲安危,也是颇有失魂落魄的模样。

“不急,无事的。”吴应箕苍白着脸安慰道:“适才我看了,军舰火炮多以轰击城墙为主,并未有意杀伤城头人群,所以死伤不重。陈老大人身边定有护卫,可能在火炮轰击前就下城去了,遇险的可能不大。”

“是么?这样便好。”陈贞慧并不能完全相信,但在此时此刻也唯有选择相信。

“不过我等也不必在城外耽搁了。”吴应箕回头看去,但只见一片凄凉,除了江心洲上无处可避的渔民,再也不见人迹踪影。

一场荒唐的闹剧,荒唐开始,悲剧结尾,人死的不多怕也有过百人了,这一笔账不知道怎么去算?

吴应箕郁郁说道:“今晚南京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家人要凄惨号泣。”

有人闷声道:“不知道该怨和记,还是怨赵之龙,刘孔昭?”

大多数人当然是怨这两个勋贵,和记军舰一路前来无事,只在南京发生这样的事,那些希图保富贵权位的勋贵当然是最大的罪犯。

陈贞慧半晌无语,与众人一起向城门处去。

沿途全是丢弃的兵器和死尸,众人相扶绕道跳跃而行,到了水关门前,陈贞慧自怀中掏出一本平时珍藏的诗集,俱是与诸友唱和时感觉可以留下来的佳作。

不远处有火焰燃烧升腾,那是被炮弹摩擦起火的枯干灌木在燃烧着。

陈贞慧顺手一扬,将诗集往火中一扔。

吴应箕惊道:“定生,这是做什么?”

“这东西,有用吗?”陈贞慧哈哈一笑,说道:“和记建新朝,我们的这些玩意,上不能登天子台,下不能有益民生,助长国势,连怡情也做不到了。看到了今日情形,我以后还怎么以为学问自书中来,怎么自视此前所学是天下至道,怎么敢认为我辈的学识穷究天人,远在众生之上?人家一通坚船利炮,我们狼狈如猪狗一般躲避,还有什么心思吟诗弄句?哈哈,过往全是笑话,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