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积弊(第2/3页)

倒是文安之看卢象升神色平静,甚至是淡漠,不觉悄声问道:“建斗兄有心事?”

“没事。”卢象升摇头道:“就是这时候看到焰火大起,想到了五月间王恭厂大爆炸的事情,有些伤怀。”

“算了,过去的事不要想了。”文安之想起王恭厂的事也是有些心有余悸,当时的爆炸十分猛烈,轰动了整个京城,很多人以为是地震,结果看到烈火升腾,好象半个京师都笼罩在火光之中,那时候还有绵延不绝的爆炸声,真的是把人吓了个半死,不少人整夜不曾睡,披衣看火,到第二天还有余火未熄,后来才知道是火器局制造大炮火药的王恭厂炸爆,死伤极多,损失极大,天子都为之震怒,所有人提起来都是感觉后怕。

“这也是我大明的积弊之一。”卢象升神色平静,但还是有相当愤怒的道:“工部所管火器何等要紧,还有大量火药,靠近刑部街和大内,震死大臣和工匠,若伤及天子,真是其罪莫赎。可见平时管理多么荒疏,若此次我至阳和,工部造兵器,特别是火器仍粗制滥造,我定要上疏痛陈其弊,哪怕得罪人也在所不惜!”

工部造确实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可是由于大明重视火器,不准民间自造,类同铠甲管制之余,连各个军镇也不准自制。

这一点和西方重视专利,用重金购买工匠所铸,使工匠愿意精益求精,火器自出现之后就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从大明开始中国就是全方位的落后,还在嘉靖年间就捞葡萄牙人的佛郎机仿造,到万历年间又开始仿造红夷大炮,最终在天启年间才仿造成功并且使用在战场上。

其后因为战争需要,中国的铸炮术还是有长足进步的,最少在铸炮技术上赶上了当时的欧洲,还少有领先。

但普通火器,特别是鸟铳的铸造,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浪费贪污工料,一铳要用闽铁二十斤,结果工部造出来的火铳十分轻薄,工料都十分粗糙,打放时随时可能炸膛,兵士使用时都不敢贴近脸部瞄准,只能拿在腰间或抵前施放,一旦炸膛,则容易伤及自己。

因为作工不佳,射程和杀伤威力当然大减,明军在辽东战场上屡次吃亏,训练不足胡乱打放是一方面,火铳等火器的工艺太过粗造也是重要的原因。

听到卢象升的话,文安之有些艰难的道:“这是积弊……”

“越是积弊越要改,不然还有再次的王恭厂之事。”卢象升态度坚决的道:“我也向皇上当面痛陈过,皇上亦很赞同。”

这一下文安之不说话了,毕竟发生王恭厂那样的事对大家的安全都是严重的威胁,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

事情相当明显,但很多官员和文安之一样,都是不愿得罪人,在背地里文安之这样的官员都不愿非议此事,其压力之大,卢象升之大胆,也就可想而知。

“这事建斗你不要急。”文安之最后道:“工部有几个官员是我好友,拨付给阳和的一定用好的,你若闹开来,工部也不会退让,凭白把人得罪了,到时候我连说话也不好说。”

“总不能就这样下去?”

“咳。”文安之道:“我和你说实话吧,工部的事,其实堂官们拿的反而不多,只是常例银子,拿的多的是那些小官和吏员。另外就是千丝万缕和宫中的关系,宫里的人分走一多半。再有就是相关的五军都督府,三大营,各军镇的人。真的是牵扯太广,要不然的话,工部造铳这么低劣,各军镇为什么一声不吭,很少有将领出来说话?”

卢象升只感觉心头一阵发凉,就算他治理军政事务有相当强的天赋,对世上各种事情都看的极多,可是也万万没有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听到这样的话。

“积重难返了。”文安之也不想多说,只摆了摆手,示意卢象升不要再多问,他的态度相当明显,不要说卢象升,就算是天启皇帝亲自出马,除非和太祖高皇帝学,一杀几万人,不然的话,现在的局面皇帝也是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