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三人(第2/3页)

“一大早晨就召人入宫。”刘吉紧皱眉头,说道:“看来是北方的消息确定下来了。”

“皇帝应该是有专门的渠道,一有消息就送过来。”李国宾转头看王发祥,说道:“这一次我们自己的消息都没到,居然是大明朝廷先知道消息,这事传出去,老王你要成你们军情司的内部笑料了。”

王发祥一脸无所谓,他从天启初年进京已经满六年,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并且膝下有儿有女,在京师生活的也相当惬意,比起被派到别处经常调动,甚至被往台湾离家几千里的同僚来说,他已经够幸运了。

京师还是一个行军司,负责管理很多方面,王发祥从一个军情司的地方主官升到了行军司的副政事官已经相当的出色,在仕途上也相当得意。

这主要归功于王发祥经营的京师情报体系相当的出色,在这几年与后金的情报机构的斗智斗勇中北京的军情人员大获全胜,女真人毫无机会。

至于大明的情报体系,东厂和锦衣卫,那些废物不提也罢。

后金从原本的情报来源丰富京师遍及细作,到现在几乎一派人就消失的情况,主要的功劳当然要记在王发祥的身上。

这一次的小小失败当然不算什么,丝毫不能影响王发祥的心态。

“皇帝的消息肯定是蓟镇那边用四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并且一直在关注。我们这边不是突发情况,按正常流程走,今晚或明天消息也到了。”

王发祥摊手笑道:“打仗而已,这些年打的少了?对察哈尔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吧?”

“有特殊的地方。”刘吉用手指叩着桌面,说道:“好几个方面,我来说说,你们听听,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李国宾和王发祥都是点点头,刘吉的大局观很好,在京师主持的相当出色,很有可能被调往中枢任某个司的司官,不过这种传言始终是传言,王发祥觉得,多半是刘吉自己想留下来。以刘吉自己的想法肯定是愿意留在京师坐镇一方,军司在调动时按实际的需要,也会考虑到各人的需求,对王发祥来说也无所谓,反正他的军情体系背景不会被授命坐镇京师的行军司,所以他也希望刘吉留下来,配合久了公事很容易商量,并且私人方面的感情也相当不错,和刘吉继续配合下去,总比换个要重新打交道的新上司要好。

“我军打败察哈尔人,彻底平定察部,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皇上会急召阁臣会议,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敢肯定,一定是与察部被灭有关。甚至林丹汗可能也被俘了,这是一个新动向,事关人心的整体变化。”

“没啥不同吧?”李国宾有些懵懂的道:“此前我商团军击败火落赤,那也是大明四十年来的劲敌啊。还有漠北三汗,还有俺答汗的子孙们,顺义王都在我们手里,一个林丹汗虽然重要,也没有到动摇人心的地步吧?”

“不同,不同。”刘吉相当肯定的道:“大为不同。林丹汗是共主大汗,其部被灭只能说明一点,和记完全的,彻底的,相当稳定的掌握了整个草原。我们在草原有块地盘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感觉只是蒙古人给我们一些地方做买卖而已。后来我们征讨各部,他们也觉得这些部落衰退了,被我们打了闷棍,偷袭得手。后来漠北三汗臣服,很多人的感觉就已经变了,这一次林丹汗完蛋,这说明什么?我们有强悍的叫他们难以想象的武力,我们是实打实的把北虏给征服了!这是太祖高皇帝,中山王,冯胜,傅友德,还有蓝玉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是太宗皇帝率五十万京营劲旅也办不到的事。这其中的含义还不够清楚和明白吗?可以说,自我们征服察哈尔部的那天起,我们不再是大明荫庇下的商家在草原搞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的一群商人了,我们的张大人已经是天可汗,是新的草原霸主。就象当年的冒顿单于,突厥的可汗们,象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甚至说,张大人给大明的威胁更强,毕竟和记的财力比那些鞑子要强的多,展露出来的战力也比他们强的多。自此之后,东虏都得让一让位,相比起来,我们和记的实力要强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