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悲鸣(第2/3页)

稳婆和家里的几个妇人来回穿梭着,曹世选和曹振彦父子俩又不能进产房,两人一起在外厢堂房里对坐,大眼瞪小眼。

这也是曹振彦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有相当大的意义。

有了子孙,意味着真正成人,可以顶门立户,成为有所担当的男子汉……不过曹世选在凝视自家儿子时,却是惊奇的发现,儿子早就十分成熟了,气质稳重,行事老练,办事很有章法。在正黄旗下的各个佐领中旗鼓佐领小曹都算是一个名人,尽管才二十来岁,嘴上的胡须都没有办法留长。

尽管在内心相当认可儿子的能力,曹世选还是板着脸保持着为父者的威严。不管怎样,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还是自己,儿子也还好,事事都会来问自己的意见。

曹世选感觉儿子是在十三山一役时被俘之后成熟的,打那之后曹振彦就象是换了个人,行事再也没有了小伙子时的毛燥和天真。

对这种情形,曹世选既感到欣慰和骄傲,也感觉到一点心疼和沉重。

在这般的乱世里,曹振彦的转变毫无疑问是相当的正确,可是儿子究竟遭遇到了些什么,曹世选并不知道,当然他也根本不想知道。

“名字想好了没有?”曹世选终于挑了一个不错的话题,说来也是有些叫人伤感,父子俩的感情不变,但儿子成年之后,当父亲的和儿子总是难有共同的话题,也没有办法象母子那样始终保持着亲近的关系。

“想好了,叫曹玺。”

“这是大哥儿的名字。”曹世选的长孙要是出身的话,按曹府的规矩就是称大哥儿,这也是当时辽西将门和世绅家族的惯例。

曹世选捋须笑道:“要是生下来是大姐儿呢?”

“这个,”曹振彦笑道:“暂时还没有想,儿子希望是个男丁,好将来光大我曹家的门楣。”

“这话,说来长了。”曹世选微微一叹,摇了摇头。

现在这样的局面,后金的战略态式相对困难,虽然在辽西打破了僵局,但身后有东江和朝鲜掣肘,内部女真和汉民对立严重,汉民逃亡的现象屡禁不止,后金还是有对大明的军事优势,但这种优势能不能打破关宁防线,能不能解决东江和朝鲜,到现在来看并不乐观。近来又有传言,广宁到科尔沁一线已经失去联络,这就使得后金的战略态式更加恶化了。

光有强盛一时的武力,却被困在一隅之地,那就说明后金撑死了就是当初渤海国,或是高句丽一样的割据政权,时间久了就会被重新强盛的中原王朝消灭。

这个过程可能是百来年,也可能是二三十年。

曹家如今攀附在后金这颗大树上,后金亡国的时候,就是曹家失去眼前一切的时候。

尽管现在曹家过的也并不宽裕,但好歹比辽东境内普通的汉人强的多了,如果连这一切也失去,所谓的光大门楣就成了最残酷的笑话了。

“父亲放心。”曹振彦说道:“儿子一定会重振我曹家,绝不会使祖上蒙羞。”

曹家是号称北宋名将曹彬的后人,始多少代之前的家谱上就有记录,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攀附,这个谁也说不准。

但最少曹振彦的心气可嘉,曹世选还是点了点头。

父子二人就这么坐着,两人之间的谈话也是一本正经,这叫人感觉有些沉闷和尴尬,但后宅时不时传来的响动又叫人有些焦急,就把这种尴尬气氛给压了下去。

曹世选突然道:“当年生你的时候,你娘亲也是很久才把你生下来,当娘的人都不容易啊。”

曹振彦很有同感的点头,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将门世家的女儿,比起那些士绅家族的大家闺秀可是强的多了,很难想象,那些娇滴滴的闺秀们怎么迈过这一关,最少在民间,产妇生头胎就是生死关,难产而死绝不是什么新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