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留名(第2/3页)

这是一种对强者的崇拜和类似信仰的感情,很多人感觉从这一刻开始感觉真正被和记所统治了,他们有了一种相当安全的心理依赖,这种依赖是建筑在对强者的信任之上的,从张瀚被拥戴为天可汗的这一刻起,这个强者的形象真正落在了张瀚身上,无需宣传和鼓动,张瀚在草原上已经拥有了第一人的位置。

张瀚本人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缓缓策马向前,他有意控制了一下马速,叫更多的人看到自己。

身后的几个鼓手敲着悠扬而不急躁的鼓点,似乎是提醒大家这是在行军。

旗帜和仪枪在四周形成了一个较佳的屏障,在张瀚侧身之前是一队护卫,他们用警惕的眼光看向四周。

这种情形,叫张瀚想起后世的一部电影。

意气风发的李元昊在仪从的簇拥下在沙漠中行军时,似乎也就是这样的场面。

当然商团军与和记的力量比西夏李氏的力量要强的多,仪卫要多的多,其实比电影中的场面要浩大的多。

但张瀚不可否则看那部电影时李元昊的出场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威风和骄傲,当然也可以说是不可一世的形象,简直是深入人心,叫少年时的张瀚沉迷了很久。

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不是你。

这句话一直被张瀚牢记着,现在他感觉自己可以在历史上留名了,并且肯定比李元昊的名气要大的多。

不知道后世会怎么记录这一幕,一个汉人在草原上建立了霸权,并且成为了天可汗。

张瀚自失的摇头一笑,还是有些激动了,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缓缓向前数里,送行的人还是很多,张瀚向身后摆了摆手,给众人示意,叫所有人都不要再送。

这时他提高马速,向着南方的小黑河方向疾驰而去。

千余随员也一并动作,战马在大地上踩踏出轰隆隆的声响。

天启六年三月,和记商团军开始正式征伐察哈尔人的战争,这一次战争比历史上皇太极征讨察哈尔人提前了近两年,其意义在于在女真人真正掌握草原之前对草原进行控制,如果掌握了察哈尔人和阿鲁科尔沁,内喀尔喀,嫩江科尔沁等地盘,就能与广宁和十三山联成一片,而女真人将会被锁死在辽东一隅之地,再也不能出来兴风作浪。

这个计划的成功已经凸显出来,张瀚被蒙古贵族们尊奉为天可汗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而更进一步的好处就是整个草原被和记掌握,由东到西几千里的商路畅通,和记的战略态式前所未有的优化,整个东西蒙古混一,加上漠北,张瀚在草原上的利益加固,内地的商人会获得更安全的商业环境,会促使商业更加的快速发展。

另外就是能锁死女真,使其不复再有破口而入的机会,也会使长城之内的大明百姓不再受那些难以想象的苦难。

对和记和张瀚来说,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有弊端。

有不少高层反对过早对察哈尔人动手,甚至想撤除十三山这根钉子,这世界有蠢人有聪明人,能成为高层的有蠢人,不同的体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在和记,除了少数抓住机遇的普通人外,能在高层立足的毫无疑问都是聪明人。

聪明人下棋就不止看一步,能看到很多步的才是高手。

十三山的钉子意义在于限制女真人,可如果将来和记与大明争斗的话,为什么要这么帮忙大明挡住最凶恶的敌人?

还有对察哈尔人,如果放着不理,很快就会看到察哈尔人和女真人狗咬狗了。

双方的战略态式都相当恶劣。

女真人被挡在山海关外,这一次攻击宁远的失败很明显的证实了这一点,有了火炮坚城,关宁军已经有了挡住女真人攻击的本钱,不象以前的诸事战事,女真战旗之下,不管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