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遭遇(第2/3页)

“可笑,可笑,可笑!”程本直下意识的就是大摇其头,猛然道:“这怎么可能,绝无可能的事情。”

程维英也是相同的看法,都感觉蒙古人在撒谎。

十三山去年还想和明军一起破围,后来不幸失败,当时这仗是赵率教去打,损兵折将回来,事隔不久就有了辽西大战,当然就更顾不上十三山了。

几年前朝廷援助十三山,是各路将领带家兵内丁配辽镇,在孙承宗严令之下打开的通道,在短时间内接下了山下大量的老弱妇孺,又送上了不少粮食,和记的大车队给人以相当强烈的印象,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后来才知道和记在山下也有团练,理由是保护当时在广宁的和记分号的资产,与打行人员一起上山,然后编练壮丁自保。

这个理由很是不错,当时也没有人说什么,后来天启皇帝开始限制和记的发展,辽西和记被限,再无分号,货物人员都不得进入,此事也就被人渐渐淡忘了去。

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山上的和记人马不仅有力量,而且似乎隐然是主导,一直以来以为的杨二为主的格局,看起来并不是事实。

“张瀚,此贼奸狡!”程本直大恨,说道:“若这样说来,广宁,十三山,义州卫一带,皆为和记所有?”

“按鞑子们的话来说就是如此。”祖可法砸吧着嘴,说道:“这事叫人想象不到,但又是真的……据鞑子们说,和记在草原上的势力是真大。而且,一直有粮车队往这边来,所以各家对和记都向来尊重和信服,从前年开始林丹汗想西迁,也是在草原上被和记挡住了,吃了不小的亏。现在林丹汗正打算开春后去打和记,结果和记已经准备打过来了。”

程维英瞠目结舌,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程本直连声冷笑,问道:“鞑子说的是不是真的,祖将军你怎么看,林丹汗就真的这么不堪一击?”

“要说起鞑子打是肯定打不过东虏。”祖可法沉吟着道:“万历四十八年时其往沈阳一次,折损万人,后来又打过好几次败仗,不过人数都不多,只数千人。林丹汗如果威望够,自己本部加八鄂托克还有内喀尔喀五部,凑起二十万牧民一两万多正经甲兵还是有的,但他威望不行,就算这样,十来万人马也差不多。要说和记真的能一路打到察哈尔部这边,面对十几二十万的北虏能战而胜之,说真格的,我也有些不敢信。”

“不敢信”而不是“不信”,程本直心里也是一跳,有些心慌意乱了。

联络北虏以为助力,甚至打算未来给其粮草来交好,不仅要以为助力,还要关键时刻为袁崇焕所用,这是程本直等人私下里和袁崇焕商量好的一条密计。

麾下祖、赵等大将掌握屯田军户和战兵,再加上外联蒙古,足可限制住东虏的发展,然后才能谈的上议和大计。

袁崇焕的议和,也是基于事实上的考量。

不管祖大寿和赵率教诸将怎么努力,其兵力在数年乃至十数年内都不可能达到剿灭女真,收复辽东的地步。

袁崇焕一心想要复辽之功,周文郁那日的话其实已经说动了他。如果现在老老实实的在辽西经营,无非又一个孙承宗,声望肯定还远不及孙,因为辽西一切的底子都是孙阁部在时打下来的,就算袁做的再成功,人家也是先夸一句孙阁部老成谋国,打下的底子极为深厚,却是与袁崇焕丝毫没有相关。

只有将议和之事在数年内促成,这样才能使朝廷无需再提心吊胆,才能真正省下大笔开销,而袁崇焕挟此不世大功,定然封伯,辽西诸将桀骜,仍得袁崇焕复镇。

到时以侯伯身份,任督师镇辽西,这才是袁崇焕最终要追求的东西。

若按眼下的轨迹,无非苦苦守土,苦心经营的一切,很可能在某次败仗后被举朝弹劾而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