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时间(第2/3页)

赵立德看看成方,这一次他没有再出声,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必须真真假假,并且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这一次算是把成方真的试了出来,原来这个行军事主政官员级别的也是不知道和记在近期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最多是知道打算向察哈尔人用兵,这事已经专达到营级军官,根本不算什么机密。

赵立德有些苦恼,或者找温忠发试试?

根据这两年的观察和分析,和记明显是有稳定的时间轴,一切的行动都是按着计划在做,似乎就是应对着这一两年最多三年的大局在部署,张瀚的行事一点不象再等十年八年的样子。根据皇帝的年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布局十年之后,经济,政治,军事,都可以按十年到十五年后的爆发来布局。

如果和记不是过早发力,受到了朝廷的忌惮和限制,那么现在可以在南京,荆襄,四川,江南,这些重要的节点开始布局和安插人手。

以十五年的时间来算的话,到时候只要一暴起,半壁河山可能在眨眼间易主。

为什么是十五年的时间线,按赵立德的想法,大明天启皇帝的身体可能也就近十来年左右,到时候皇帝驾崩,东林党肯定会反扑,很可能又是一次腥风血雨的政争,那时不管有没有大规模的内乱,和记总会找到出兵的理由和借口。

而张瀚的身体健壮如牛,十来年后也还不到四十,对一个争天下的帝王来说时间尚早,加上和记在十年之后肯定更为强大,可能有二十万以上的战兵和稳固的草原大后方,到那时找个什么清君侧,兴起讨逆之师,加上张瀚那时的声望肯定比现在还要高的多,可以在数年之内很轻松的平定天下。

为什么可以从容布局,稳稳收官,却要这么急促?

难道张大人认为十年之后的政局反而比现在还稳固?又或者说,十年之后会出现比现在北虏和东虏更强大的敌人?

出于对历史的认知,张瀚一直认为女真人是生死大敌,所以事事布局落子都有些紧张和急促,然而在赵立德等大明人来看,东虏确实是强敌,但如果从容布局,可能十年之后和记有二三十万精锐大军,东虏这几万人根本就不够看的。

不同的想法和认知导致了赵立德心里的困惑和疑虑,最少从现在看来,张瀚的布局不象是要争夺天下,而是真的要筹备消灭东虏,这就叫赵立德怎么也想不通了。

不管怎样,哪怕张瀚是名臣之后,真有忠义之心,但和记向来不是走的普通商家的路子,张瀚从掌管和记开始就是不走寻常路,没看出一点儿家世对他的束缚,十五六岁就敢跑到辽东来和女真人谈走私合作,这象是良善子弟和纯臣之后能做出来的事?

想不明白,也就不多想了!

“干了这杯,”赵立德举杯道:“祝咱们大人顺利击破察哈尔部,收服科尔沁诸部,一统草原!”

“干。”成方眼中目光闪烁,这一次算是草原上的最后一战,打赢是肯定能打赢,就算能获得多少政治上的加成,如果一切顺利,各大小部落来投,那么女真人再到草原上时,面对的局面和情形就是和现在完全不同了。

……

张彦升回板升城的时候,正巧遇上了准备随商队北上的车队,其父张子铭等草原汉商带着一百多辆四轮大车准备北上。

爷俩道左相逢,张彦升正好换了便袍,就趴在道左向父亲嗑头行礼。

汉商们当然夸张彦升少年俊彦,英武过人,小小年纪就是和记的军官,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年少有出息,还这般有礼数,都是张子铭教导有方。

张子铭自是高兴,回想起来这也不是头一回和儿子相逢在路上,说来也是有意思,爷俩这两年要么是在半途相逢,要么就是一个出征一个行商,这两三年就几乎没有团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