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全胜(第2/3页)

不说北上之功,就算十三山一役,对大明朝廷算是立下大功了吧?

在大明之内,畅通物流,利于工商,对大明北方的繁荣发展没有功劳?剿平土匪,沿南下线路打死了多少响马?朝廷是一种态度,底下的百姓们心口相传,对和记的看法又如何?

当今天子,其实秉性算是仁德的底子,以和记高层私底下的交流来看,若是换了一个刻薄底子的皇帝,比如当年的世宗皇帝,怕是查抄和记的命令早就下了,管你在北方是不是立下大功!

用张瀚的话说,这就是体制问题。

同样是君主制的英国,女王就能向底下的船主发私掠令,抢来的财富英国政府替他们兜着,大家一起分帐。

甚至女王也会投资注入股本给那些海盗,女王出钱造船,海盗出去抢,抢回来大家分帐。

这不是小说家言,只是发生在历史上的事实。

为了掠夺财富,这个时代的欧洲各国是完全不要脸皮的,和他们的那些不肖子孙完全是两回事。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然也是这么回事,政府不方便出头的事,组建一个得到国家认可的公司,抢来的土地幅员万里,也是归公司管理,国家可不必担心什么尾大不掉自立为王,本来这个国家就是一群商人和银行家组建的,只要有利润,谁会愿出头当什么国王皇帝?

在大明这边,却是实打实的忌惮,君权至上,皇权涵盖一切,哪怕是你贵为亲藩勋贵,强势如内阁首辅,或是边远如海岛渔民,任何所有的一切,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皇帝所有。

在这种皇权集中的体系之下,当然就会提防任何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东西,用张瀚的话来总结,就是体制问题。

后世这四个字可是吵架的根源,在此时此刻李平之和常威几个却是由衷赞同,都是点头表示赞许。

常威笑着点头,接话道:“烦心的事就不必多谈了,今日大胜我们不谈天佑,还是指挥得力,将士用命。俘敌四舰,击沉其旗舰,所获当真非小。我方只沉了一艘新平堡号,其余各船多伤,从战果上来说,我方获得了全胜。”

李平之接话道:“底下应该是考虑真的谈判的事了……不知道天成卫号何时能返航回来。”

“我已经提醒郑芝龙要小心荷兰人。”常威很平静的道:“纵帆船就是打不过,想走也随时走得,加上有李家大公子照应,在平户总不会被荷兰人怎样。”

“再开谈判的话,就在台湾谈吧。”张续文道:“现在我们也有底气说这个话了。”

李平之道:“底下谁去见许心素?我去?”

常威道:“你主理工商司,当然是你去最合适,辛苦一趟吧。”

李平之抱一下拳,说道:“这自然义不容辞,除了见许心素,当然要见一下郑军门和俞总兵,底下的事又得忙碌一段时间,还得惹出些动静来,也要提前和他们打个关照。”

张续文闻言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李平之的话他都明白,不过他自己主要是操心岛上的农牧和土人管理这一块,对福建那边的事没有太多的兴趣,就由李平之去折腾好了。

常威当然也懂……此前福建那边的反复叫和记这边恨极了,有的帐当然得去算,许心素动不了,还动不了那些普通的生丝商人和中小海商?

吃下去的,给我吐出来,曾经的态度有多恶劣,现在就得准备付出多少代价。

不听从的,也行,从此不要下海吃饭,也不要准备出手生丝出海。

这等事,张续文愿意做也做不来,多少心机倾轧,多少阴谋手段,也想必会有不少的血泪。

常威能做走不开,李平之正好是好人手。

“和蒋奎一起去。”常威吩咐道:“有一些人可以叫他们消失的话,也不必太过客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