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木头(第2/3页)

东江镇对此事当然相当欢迎,从一个千总奉命带着部下在港口区迎接就能看的出来……以前登州过来的官吏,哪一个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赵立德盯着那些下船的官吏看,官员只有一个,这当然不必怀疑,目前这种阶段还没有哪个大明文官会丧心病狂的暗通建虏,吏员中也瞧不出什么可疑人物,赵立德一个接一个的拿眼过一遍,只是为了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不会拿直觉感应哪一个可疑,这是先入为主,会严重影响判断,一个合格的军情人员绝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只有当可疑的人露出形迹之后,他才会如饿虎一般扑过去,把敌人扑翻,按倒,连皮带骨嚼成碎渣。

“大人,江口那边过来船了。”

“哦,这是本月第三次了。”

赵立德过来时就见过顺江而下的船队,当然都是小船,木头被木筏或是小船牵引着,几艘大型商船停泊在港口区等着,这些船都特意留下位置用来等着装木头,有新平堡号在内,一次可以带走几百根大木。

岛上的人都看到了眼前的壮观景像,无数十二团的人站在木筏和小船上,用长杆和铁勾带动着大量的巨木顺流而下,在他们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船队和木筏队,几乎一眼看不到头。

有皮岛上的人大笑道:“这帮傻子,又带着大木过来了。”

“有趣的很。”有个东江千总冷冷的道:“我还以为和记在这里要做什么大事,有勃勃野心,原来就是一帮砍木头的。”

“这半年来他们怕是砍伐了不下两千根巨木。”

有人肯定的道:“这半年多来,他们没做任何事,所有人手除了日常训练和种地外,就是都在到处寻找巨木砍伐。”

有人笑道:“我们宽甸这一带方圆千里,别的没有,木头可有的是。”

“普通的木头,比如松木容易找,就算几人合抱的也好找,一个山头可能就好几十颗。但柞木难寻,他们的主要精力是用来找柞木了。”

“真是把银子往海水里扔了啊。”一个聪明人抖着机灵说道。

众人一想,砍伐这些大木头花了巨量的白银和各种物资,而运走就是为了造船,果然是往海里扔银子,想透之后,不少人都是捧腹大笑起来。

军情司的人听着不大高兴,冷冷的看向这些人。

焦黄脸的中年汉子对赵立德道:“大人,这场景叫那些建虏的人看着了,要不要紧?”

“当然不要紧,这是好事。”赵立德微笑道:“正好叫建虏那边知道,我们派出那么多的人手深入深山老林到底是在做什么,好教他们放心一些儿。”

“大人说的极是。”中年男子不露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躬身退了下去。

赵立德没有理会,两眼仍是炯炯看向前方,那边的吏员已经全部下了船,并且也在观察着江口方向过来的船队和木筏队,从眼前的表现来说还看不出太多的异状,不过赵立德并没有气馁,不管怎样,总会有机会的。

在军情司人员身边,来来往往不少杂役挑夫早就等着,等所有要下船的人下来之后,他们开始步入船身,挑运那些运送过来的物资。

这些商船就是皮岛的生命线,整个岛屿几乎不生草木,汉民只能种些苜蓿和低矮的蔬菜,岛上海风一至,根本不能种植高杆的作物,岛上原本有朝鲜渔民居住,明军初至上海滩时,尚有不少朝鲜岛民在海边捕鱼,后来难民和战民逐渐成为岛上的居民,这一座南北十五里,东西十里长的大岛上最多时挤了十万人以上,可想而知条件有多恶劣,若不是这几年来登州那边不停的补给粮食等军需物资,在毛文龙立足之初,和记也是尽可能的帮手,所以皮岛上的军民损失比原本的历史时空还要小的多,不然的话,死亡的人数最少还要加上三成。历史就是由累累白骨和百姓的血泪书写而成,只是大人物和后人容易忽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