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争位(第2/3页)

到了殿阁门口,叶向高带头先入内,殿阁两排对列站满了人,看到大学士这十分诡异的班次,两边的人“嗡”的一声,差点儿就在这天子驾前议论开了。

顾秉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脸上还是笑眯眯的表情,魏广徽虽然心里吃味儿,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这“顾大佛”看着人畜无害,果然是一个脸厚心黑的主,魏大官挑这人来挤进预备首辅的班次,果然也是深谋远虑,论说起来,顾秉谦确实要比自己强上一头……

刚刚那情形,顾秉谦是无所谓,魏广徽可是额头已经见汗,纱制的里衬已经湿了一大片,差点儿把亮纱大红官袍也给染湿了。

叶向高带头叩拜下去:“臣等见过皇上。”

内阁的地位也是定位于内臣和外臣之间,相对外朝诸衙,内阁是在皇宫大内办事的秘书班子,相对于真正亲信的太监,内阁又是不折不扣的外衙。

皇帝信任,内阁的大学士们权力就大些,皇帝若是信着太监多些,大学士也就只是供奔走驱策的外朝群臣之一,并无什么特殊之处。

今上还不到二十,诸臣都认为性格未定,不过从总体来看,当今皇帝的能力不能说是十分出挑,但也绝对是聪慧不在万历之下,很多事情是智慧天成,后天是学不来的。试想一下,后世普遍的高中生年龄的皇帝,每天要周旋在那些生理受创的阴微小人之中,还不能为其左右,要有自己的坚持,然后外朝就是一群在亿万人中考中进士又在官场中厮杀出来,能在京师为官,并且到达高位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官场上搏杀出来的最顶尖的人尖子,哪一个不是精明外露的狠角色?皇帝在这几年,不仅没有被蒙蔽住,反而渐渐掌握住了朝局,事事顺手,虽然是一个面相十分稚嫩的青年天子,但已经没有哪个大臣会把皇帝当小孩子看了。

比起嘉靖当初的手段,天启在驾驭太监的功力上尚嫌不足,这是一个严重的弊病。而且外朝的党争也远比当初激烈的多,这一点来说,皇帝的缺陷之处就是没有其高祖那种狠戾的心性和怀疑一切的不安全感,容易信任和性格过于仁厚是普通人的长处,对一个末世的皇帝来说,是较为严重的缺陷了。

天启今天的面色也较为凝重,他抬了抬手,对叶向高道:“老先生们请起来。”

天启紧接着道:“今日来议的是归化城被商团团练拿下一事……朕初闻此事,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后宣府巡抚,总兵,蓟辽总督,大同巡抚、巡按皆力证此事为真,又有蓟镇守将言称有零星北虏溃逃至蓟镇对面的喀喇沁地界,喀喇沁各部近来多有厚集兵马备战之举,朕令兵部谕蓟镇,宣府各处戒严,再有套寇于榆林城下惨败之事,虽报功为延绥总兵以下诸将为主,然而又奏上有和裕升的团练兵马助阵,两件事一起,朕心骇然!”

皇帝说的这两年事,就是这几天在京城里引发轩然大波,不仅是朝廷之间议论纷纷,连民间也是十分扰攘困惑的两件事!

和裕升的团练兵马,这一次不是再宣称“复地百里”了,毕竟青城已下,朝廷不是傻子,四处流散的蒙古牧民肯定会把消息传播开来,等朝廷质问的时候再承认反而被动,而且现在和裕升的实力也足够了,对一些有的没有的威胁已经不怎么放在心上。

换个角度来说,固然和裕升还需要大明来赚取高额的利润,但此时的和裕升已经不太担心大明以武力相向了,在这种前提下,考虑到未来的布局落子,提前显露出一些实力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这一次的青城既下,当然也是一个好机会。

不过张瀚和军司没有想到,榆林的战场之上,步兵第二团又是打了一个大胜仗!

功劳是让出去了,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和裕升在背后的影子,凭榆林镇本身的力量,这么多年来不说被套部按着打,可也是拿套部没有办法,双方你来我往,处于均势之中,怎么突然一下子榆林的兵马就能把十万北虏打的灰飞烟灭,斩首都近六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