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途中(第2/3页)

第二天傍晚时,距离伊单河还有半天的路程。

现在的景色已经是明显的以森林平原与河流交杂的地带了,纯粹的大片草原已经不复存在,到处都是未开垦的肥沃的黑土地,这里后世是吉林省的地盘,在大明国初,这里曾经是奴儿干都司的地界,在张瀚手中的大明地图上,这里曾经是卜刺罕卫的地界,在他们身后,则是泰宁卫的旧地,在国初时,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占据了广袤的地盘,并且服从明朝镇边藩王的调动,著名的靖难之役时,三卫骑兵在驻守大宁的宁王调派下接受燕王朱棣的指挥,为朱棣击败南军,最终获得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如此,朱棣后来主动弃守大宁,将数百里方圆土地交给了蒙古人,后果便是辽东失控,三卫坐大,势力膨胀,接下来奴儿干都司这方圆几百万公里的土地和几百个都司卫所都被迫弃守,尽管在国初时这里的所谓都督和指挥们也都是夷人,只以封贡的形式承认大明的统治。

天黑前,众人在一个卫所的旧趾停了下来。

这里可能是二百多年前明军经略奴儿干都司时的旧地,卫所有几排夯土而筑成的房舍,有一个不大的场地,现在已经长满衰草,房屋的墙壁还在,屋顶早就朽烂的不知去向,还有几间房子上搭着木制的房梁,不过也朽烂不堪了。

张瀚站在这衰草从生的校场上,看着身后那几排衰败不堪的房屋,耳朵里似乎有金鼓声和人的操练声,喊叫声,马的嘶鸣声。

在二百多年前,大明应运而生,持竹竿的汉人们奋勇而起,从南至北,以手中简陋的武器对抗曾经横行欧亚的蒙古铁骑,并且最终将外来的强盗逐出了自己的家乡,不仅如此,他们还追亡逐北,攻占和林,一直打到捕鱼儿海,往南直入当时很少有汉人居住的云南,彻底安定了南疆,在辽东,他们除了恢复汉唐故地外,大明王师还继续向北,在修筑了沈阳和辽阳等坚城,又修筑了边墙之后,在北方再设立了几百个都司卫所,辽东以广宁,大宁,辽阳,沈阳为核心,支撑着边墙防线,外则修多重贡道,内则在边墙内立卫所屯田,辽东之地,终归汉人之手。

“奴儿干都司,可惜了……”

张瀚回过神来,还是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了一句。

整个奴儿干都司,有近半土地后来成为吉林和黑江龙两省,而有一半的土地永远留在了国门之外。

不冻港和出海口,大量的林地和矿产资源……

张瀚又是自失一笑,感觉自己情绪上出了问题。

早前他看到那一群女真人时,感觉自己应该欣喜。

东行数千里,无非就是抢在晋商群起走私之前,建立起一条稳固的往辽东的走私商道。这是未来二十年最大的财源,抓住这条商道,身家千万自不必提,拥有的隐性的政治投资的保障比家财更重要。

可当他亲眼看到那一撮金钱鼠尾和灰乎乎的箭袍时,想到未来三百年中国人被迫留这样的发型和衣着,被扼杀性灵,然后落后整整百年,挨打百年,想到那些事时,尽管张瀚一直告诫自己要远离政治之外,当一个纯粹的逐利的商人,可无论如何,他真的高兴不起来。

甚至,他感觉自己对那一群女真人有隐含的敌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这一点很要命,张瀚再次提醒着自己。

梁兴这时过来问道:“东主,蒙古人问咱们住哪儿?”

张瀚道:“我们住河边,洗涮用水方便,他们住哪儿随便。”

各人开始准备安顿下来,太阳虽然还在半山腰,但不到半个时辰就会天黑,各人先借着亮光在涮洗战马,喂战马谷物豆料,有人在地上捡拾着柴火,在这地广人稀的林木平原地带,简直遍地都是枯枝,很轻易的就能捡上一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