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炒花(第2/3页)

至于将来张瀚和玉娘到底怎样也是件头疼的事,好在还能拖上几个月的时间,只有等张瀚回来之后再说。

送别时,玉娘还躺在床上不能起身,但她听说了张瀚承诺的事,两只大眼睛笑的弯弯的如月牙一般,若不是孙敬亭在侧,张瀚也很想与她亲近一番再说。

张瀚一行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后草原开始降温,第一场大雪落了下来。天地之间不象以前那样的纯粹的蓝天白云和黄绿相杂的草原,没有了蔚蓝如天空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整个天地间只剩下灰蒙蒙的天空和枯草与白雪相夹杂的地面。一路行来,先后见了好几十个台吉,势力最大的便是白洪大台吉,这个台吉是喀尔沁哈喇慎部的首领,拥有过千披甲与过万部民,也是第二代昆都仑汗,在蓟镇以北的各部之中是最大的势力,他与卜石兔汗关系极为亲近,是比那木儿还要靠的住的盟友,张瀚一行抵达时受到了极大的照顾与欢迎,在哈喇慎部,张瀚设立了自己的第二个补给与销货的点,这里十分要紧,他预备把李东学留下此处,李东学的蒙语学的很快也很好,为人活络,原本是店里的大伙计出身,在这里建成一个可靠的中转站点,张瀚对此很有信心。

九月下旬时,终于抵达内喀尔喀五部的冬季草场。

这里距离青城已经有三千多里路程,距离巴林部所在白城还有不到千里地,已经是蓟镇和辽镇的交界,再往东北走数百里的程路便是广宁城和义州卫的所在,那里就是辽镇的军事要地,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战斗,张瀚不打算入广宁,局势未明,他需要谨慎从事。

先有哨骑发觉张瀚一行,虽然风尘仆仆,这一队人还是迥异于普通的商队或是马贼队伍,经行这么远的距离,遇到好几股小股的马贼和狼群,经历过数次生死搏杀,每个人都如同出鞘的宝刀,锋芒毕露,衣饰和仪表都十分出众,哨骑简单盘问过确定身份,接着过了半天,傍晚时有过百骑飞驰而来,当先的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衣着华贵,虽然头发花白,眼神却是异常的锐利。

“在下见过洪巴图鲁!”

张瀚早早下马,拱手致礼。

老者锐利的目光上下扫视了张瀚一眼,终是点头道:“嗯,我们等你多时了。”

张瀚一行还有三十一人,除了孙敬亭几人外,还有两个重伤的被留在青城,其余的人都跟着上路,在这蒙古老者的眼中,张瀚本人气宇不凡,昂然出众,他的随员也均不是凡品,他见的汉人多了,这一生中见到的汉人豪杰之士,大抵都是这般模样,是以老者没有摆太大的架子。

“此番要劳烦洪巴图鲁台吉。”张瀚将手一摆,几人抬着一个箱子过来,内里放的均是金银与首饰一类,沉甸甸的一箱,价值当然在千两以上。

这一路行来,光是用来送礼便是已经花了一万多两,这笔钱花的当然心痛,但也是不得不花。

张瀚出手如此大方,跟着洪巴图鲁的众多蒙古人均面露喜色,原本有些敌意和戒备的眼神也变的亲切起来。

眼前这个明国少年商人,毕竟是卜石兔汗和昆都仑汗共同背书过的,该给的礼遇当然还是要给。

这时远方的天际传来闷雷般的声响,轰隆隆的马蹄声直似雷鸣,接着天际尽头就看到数不清的骑兵蜂拥而过,大队大队的骑兵如蝗虫过境一般一眼看不到边,大量的铁矛聚集在一起竖着举起,看起来如同一从从的钢铁从林,矛尖闪烁的寒光被太阳光一映,竟然是耀花人眼。

王一魁闷哼一声,低声道:“这算什么,示威吗?”

梁兴咳了一声,示意各人不要再讲话。

眼前的骑兵气势雄盛,足有两三千骑之多,俗话说兵马过万无边无际,近三千骑兵营造出来的强大气势还远在过万步卒之上,各人只见骑兵川流不息的经过,如同奔腾的铁流一般,这些蒙古骑兵气势雄壮,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旗帜远不及大明边军那般鲜明,另外衣袍有灰有黑也有其余色彩,聚集在一起的骑兵虽不是五颜六色,但也缺乏统一的服饰,看起来就失了几分气势,而且很明显,披甲骑兵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这么多骑兵,甲骑最多不超过三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