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会首(第2/3页)

李慎明低头向张瀚道:“看来这里已经斗的厉害,韩通的意思是叫咱们和他看齐,想来韩家对矿工多有克扣虐待之事,咱们不和他家一样,韩家招人用人就难的多。孙安乐的意思却是东山会替咱们撑腰,不叫咱们做的太过份,最好只用他们的人。这两边都不是善男信女,不过这灵丘小小地方,咱们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难道在这小阴沟里翻盘?这未必太好笑了!”

李慎明走在哪里,都是总兵的幕府中人,州县官和卫所指挥一级的大官都对他十分客气,到这小小灵丘,一个土财主和会首也敢指手画脚,李慎明心头的气自然不小。

张瀚一笑点头,也轻声道:“一会咱们先去蔡九选好的地址相看,然后就四处张榜招人,蔡九在那里已经有几十个老手,都是旧识,靠的住信的过的,张榜招人预计在一千人左右,咱们谁都不理,真是笑话,谁都敢指派咱们做事了。这里的事完了,我还要去张家口转出塞外,那个事重要的多,我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

李慎明点点头,沉声道:“去塞外,保险么?那些鞑子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万一事有不协,你的安全才是最要紧的。”

张瀚心头一阵感动,李慎明的语气确实是十分关心,固然两人现在生意联在一处,利益共享,但李慎明和他换了帖子后,也确实多出几分真切的关心来,在这个时代,张瀚只有常氏一个亲人,旁的人多是手下,只有李慎明和他算是朋友加换帖兄弟,说话比起旁人的感觉来是不相同的。

“放心,我自然也会有自保之法。”

张瀚确实也是有安排,王长富没有跟过来,就是身上背着重要的使命……张瀚叫他到宣府和蓟镇地方去,找一些有过火铳打放经验和骑术过关的老兵,要厚重朴实的那种性子,多多益善,想法招到新平堡这边来。

边军有一些是军户,也有一些是募兵,募兵虽不是来去自由,但自由度相比军户要高的多,只要想些办法,招募一些人手还是可以的。

在新平堡也是一样,招一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同时在军户和农户里找那种胆气壮身体好的出来加入镖师队伍之中。

不必担心招不到人,只要张瀚愿意,一个月内招几千人也没有问题。相比镖师的待遇,哪怕是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老兵,只要没有被挑成家丁,每个月也就是一两银子的军饷,另外还有几斗粮食,但不论本色还是折色都从来没有发齐的时候,银子份量不足,成色很差,甚至不能每月发放,因为欠饷而兵变的事,从嘉靖年间到万历这几十年间发生过多起,朝廷财政困难,除了张居正那几年得到缓解外,这事一直是一个痼疾,谁也没解决好过,边军困窘到无法养活妻儿,流离失所在所难免,崇祯年间,边军长期不发饷,遇到变乱索性就投了流寇,成为流寇中的主力,使得流寇有与官兵正面相抗的能力……投流寇的边军都是大把人,张瀚这里招募的是商行的镖师,又不是造反,还怕找不到人?

张瀚最后笑道:“就怕人太多,消化不了。”

消化不了只是一方面,张瀚也不愿找太多老兵,有一些老兵当榜样和短期内形成战斗力就行,整个镖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张瀚还是希望镖师们多是从新人带出来的,这样忠诚度更高,而且是本地人的话,有家小更易于控制,也不敢不听话。

李慎明皱眉道:“麻总兵当初叫你垛集为军,然后找个机会在和北虏的战报里头把你报上去,轻松弄个千户把总当当,这样他也放了心,你做这些事也更有名目,你偏不愿,现在这么做法,万一叫人告一状,倒是不小的麻烦。”

镖师这行当虽是早就有了,但搞到象张瀚这样的规模,还大量吸纳边军加入,确实也是有些犯忌的事,张瀚也知其理……他最近也在头疼名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