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规矩官学报名(第5/6页)

双方又客气了一阵子,胡老爷又给韩家兄弟介绍自己家里人。

胡太太是个性格爽利的中年妇人,胡老爷有二子三女,两个女儿出嫁了,其中一子是州府大牢里看大门的,油水丰厚,另外一子是衙门里的衙役,日常负责街面上的安防,类似张发财的差事,不过人家这更正经一些。

胡家两兄弟都已娶妻,家里只有一个一进的四合院,胡老爷把韩家兄弟安置在倒座房里,当天备了酒席,招待韩家兄弟。

胡家兄弟都干的是衙役,性格肖似其母,爽快的很。

明盛与他们倒是说的来,先客气一番之后,开始喝酒划拳。等酒喝多了,个人性子也就显漏出来了。

明朗依旧陪着胡老爷说闲话,并未高声喧哗。明盛不一样,撸起袖子和胡大郎划拳喊得震天响。

胡老爷笑眯眯的看着这两个孩子,心里有些可惜都已经定亲了。他自己还有个待字闺中女儿呢,因来的是外男,胡家三姑娘并未出来。

吃了夜饭之后,兄弟二人在胡家歇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胡老爷带着他们去官学。

因胡老爷职位低微,家住的比较偏,离官学有一段距离,走过去花费了近半个时辰。

等到了官学之后,兄弟二人拿出自己生员的证明,胡老爷还往接应的人手里塞了块碎银子。

有银子开道,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王大人亲自考较了兄弟二人的功课,见他们回答的条理清晰,颇有见解,又这样年轻,当场收下了这两个学生。

报名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小事情。

官学里有房舍,专门预备给各县乡远道而来的学生住,官学里雇了人做饭洒扫,学生们自己打饭、洗衣、铺床叠被,别的到没有什么事情。每个人一个月交七百文钱茶饭钱,其余并无花费。

兄弟二人的意思是住在官学里,胡老爷却坚持让韩家兄弟住在他家里。

明朗连连婉拒,“伯父,侄儿此次来求学,已经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岂敢再劳烦!”

王大人见他们双方拉扯不已,插了一句话,“敢问这位胡老爷家住何方?”

胡老爷不好意思笑了笑,“让王大人见笑了,卑职家贫,住在城南护城河一带。”

王大人想了想,“胡老爷家离这里七八里地呢,若是每日来往,一则不便,二则费时。不若就让他们住在官学中,平日休沐日再过去也就罢了。”

胡老爷听王大人这样说,也就不再苦劝,只再三叮嘱韩家兄弟,“你们先生把你们托付给我,你们就是我的子侄,若得空,定要去我家里,别的没有,一起吃一顿粗茶淡饭,也是我们做长辈的心意。”

韩家兄弟再三道谢,胡老爷这才走了。

王大人忙得很,让他们兄弟二人自行先去报名,再去防守,各处有人接应。

兄弟二人先找了官学里的管事,正式报了名,交了一个月的茶饭钱。管事的给了他们一人一个牌子,有这个牌子,每日吃饭打水算是凭证。

兄弟二人在管事的带领下,又去了居住的房舍。

官学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府城里的人,外来的学子只占了一小半。这房舍低矮的很,也就勉强能住人。

但这里住房便宜,还管茶饭,也是官学里才有的待遇。若是身上没功名,王大人还不收呢。

房舍里的张老大爷带着兄弟俩去了一间屋子,屋子里有四张床,正好空了两张,可以给兄弟二人住。

明朗看着四下无人,偷偷往张老大爷手里塞了一把铜钱,“我兄弟二人才来,以后还请您老多照应。”

张老大爷笑得眯了眯眼,“这是小人的职责,韩老爷只管放心。”

因官学里的学生大部分身上都有功名,张老大爷一律统称老爷,把兄弟二人叫的都愣住了。

等张老大也走了后,兄弟二人拿出行李,铺在床上。屋子里很是简陋,一人一张床,一个小柜子,再加上一张椅子,别无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