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可是回到家之后,他听说了钱芳儿被安毅伯府认了回去、还特地带人上门来寻衅滋事。也得亏是他姐姐临危不乱,加上他姐夫正好在家,不然平头百姓的,被勋贵人家欺负了都没处说理儿去!

他就改了主意。

名次不好便不好吧,反正也只是虚名。

他走上科举的路子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的,如今他姐姐都让人欺负到门上了,他再不做点什么心里如何过意的去呢?

考过了乡试他就是举人了,虽然家里没背景说让他以举人的身份就能谋到差事,但是少年举人的身份总能让人高看几分,也就不会再有宵小之辈敢随意欺负到他姐姐头上!

不过姜杨知道这番话若是说给他姐姐听,他姐姐肯定要说她不打紧的,没必要因为她就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所以他一个字也没说,只说自己想下场试试。

姜桃就点头道:“你想试试就试试吧,不过咱们说好,要是觉得累了、不舒服了,咱们就不参加了,身体要紧。”

说好之后姜桃就开始盘算自己身上的银两。

得亏她想着省城物价肯定要比小县城贵上不少,把家里现有的银票全揣在身上了——足有八九百两。

这么些银钱应该足够在省城租赁一个院子了和过生活了。

船上的时间过得仿佛比岸上慢似的,姜桃作为来陪考的家长也没什么心里负担,就在船上吃吃喝喝,看看沿途的风光。中途船靠岸的时候她还会去码头上买点吃食和小玩意儿。

她也不止给自己买,一会儿说这个牛皮拨浪鼓做的格外有趣,回去给小阿霖他肯定喜欢。一会儿又说这个帕子绣的不错,花样是没怎么见过的,回去给苏如是看看。

姜杨和沈时恩都纵着她,看着她玩的开心,两人从未说过她一句。

就这样过了五六天,他们从水路到达了省城。

收拾行李下船的时候姜桃才发现自己真的是玩疯了,本来是一人带着一个包袱来的,但是因为她这几天买的东西,行李翻了一倍。沈时恩直接在码头上买了一个大背篓,这才把买的东西都给装上了。

省城比县城真的是热闹太多了,此时几条船只停靠之后,码头上的人摩肩接踵,旁边还有卖各种吃用的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姜桃被沈时恩和姜杨护着随着人群慢慢往前走,一边眼花缭乱地看着沿途摊贩上的各种小玩意儿。

还有小贩注意到她的,拿着东西上赶着推销给她。

姜桃想说不用的,倒也不是心疼银钱,说好了出来玩嘛,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小钱的,就是心疼沈时恩背的东西太多了,觉得自己再买下去背篓都要装不下了。

她连连摆手拒绝,但是沈时恩和姜杨却道:“喜欢就买,也不是什么贵价玩意儿。”

沈时恩说着就给了碎银子,帮她买了一份豌豆黄。

“就是,本来就是说好出来玩嘛。”姜杨说着帮她买了一个狐狸面具。

之后小贩看他们出手大方,推销得就更厉害了。

等姜桃走出码头的时候,手上吃的玩的都拿不下了。

还有卖了好些东西给她的小贩和她道:“几日之后城里有庙会,小娘子可千万不能错过。到时候我还要去庙会摆摊的,到时候给您一个实惠价。”

这是还没赚够姜桃的银钱呢,惹得她苦笑不得的。

他们三个都是第一次到省城来,出了码头入眼就是宽阔干净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商铺。

姜桃迷茫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哪里。

“去书生巷吧。”姜杨道,“是我之前在府城听人说的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不过房子租赁的价格就……”

姜桃此时还在吃豌豆黄,脸颊鼓鼓的像只仓鼠似的,她闻言便立刻豪气道:“你刚和我说出来玩要尽兴,怎么这会儿倒是心疼起银钱来了?走,咱们就去那儿,我带够了银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