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4章 魏秦之战!(一)

秦国对魏国的战争,其实早在魏昭武九年的五月便可瞧出苗头,那时,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便驻军河西走廊的“高陵县”,摆出一副欲魏国河西郡发动进攻的架势,一看就知道是想响应楚国与魏国的战争,尽可能地为楚国分担压力,希望以此让楚国能挡住魏国的攻势。

但遗憾的是,魏国如今的实力远远超乎秦楚两国的预估,纵使魏国没有调动“西线”的兵力,单凭商水、宋郡、齐地三块地方的驻守魏军,亦足以覆亡楚国,将楚国打得龟缩于彭蠡郡。

魏国的“西线”都有谁?

河西的司马安、河东的魏忌,还是河套的廉驳——自从上次魏秦战争结束之后,鉴于上将军韶虎的魏武军目前仍驻扎在韩国蓟城一带,且河套的“原中要塞”又是廉驳夺回,天策府便迁任廉驳为“林中守”,请后者驻守原中要塞。

毕竟原中要塞乃是整个河套的中心,若此地再像上回那样失陷,那么,似朔方郡、九原郡、云中郡、银川郡等等,恐怕皆难以避免被切断与魏国本土的联系。

因此,朝廷希望原中要塞有一位猛将镇守,便选中了“原云中守廉驳”。

至于云中郡,朝廷改派前韩国将领“公仲朋”镇守,以防备北方草原的胡人犯境。

随后到了魏昭武十年五月,正值魏国对楚国展开三路大军的猛攻,而此时在秦国这边,在完成春种之后,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开始了对河西郡的兵事行动,加大对魏国的压力。

此时武信侯公孙起对魏国的用兵方式,主要还是以试探为主,看看魏国在已经对楚国发动猛攻的当下,是否还有余力抗拒他秦军的进攻。

倘若魏国表现地过于被动,那么秦国恐怕就会加紧进攻魏国了。

可没想到,在得知秦军踏入河西郡的境内后,魏国的表现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河东守魏忌第一时间就率领四万河东军进驻河西,与河西守司马安汇合。

随即,驻军在安邑的桓王赵宣,亦率领北一军,包括他麾下的太原守乐成、阳邑侯韩徐两人,率领七万大军,驻军于汾阴,随时准备支援河西。

而在河套那边,朔方守赵成岳、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公仲朋,亦在随后的两个月内,纷纷抽调兵力增援原中要塞,防止秦军攻打河套。

不夸张地说,此时魏国已经开始在“西线”堆积重兵,就等秦军打响这场仗。

打探到这些消息,秦将公孙起亦不禁心生迟疑。

见此,魏军的“西线诸军”亦按兵不动。

倒不是怕了秦国而不敢主动开战,只是没有必要而已,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魏国当然倾向于一个一个地解决对手,先攻灭楚越两国,最好在覆亡两国后再休养生息一两年,介时再对秦国用兵,那保准是手到擒来。

说白了,如今魏国已立于不败之地,根本无需着急开战。

不久之后,魏王赵润的岳丈秦王囘,从武信侯公孙起的书信中,得知了“魏国积极在西线堆积重兵”的消息,不由地眉头紧皱。

他对此时已返回咸阳的大庶长赵冉说道:“魏国果真已强盛到这种地步么?纵使一面攻打楚国,仍有余地与我大秦开战?”

大庶长赵冉苦笑连连,不知该如何回答。

在这段时间,陆续仍有楚国的使者沿着“楚西——巴国——汉中——秦国”这条路线,来到秦国的王都咸阳,向秦国寻求帮助,催促秦国尽快在西线与魏国开战,以减轻东线那边楚国的压力。

但是在七月份以后,就再也瞧不见楚国的使者了,一来是楚国那时正忙着迁都彭蠡,二来是因为魏将伍忌已封锁了西郢郡境内的江域,基本上切断了巴国与楚国的联系,这非但使得巴国的粮食从此难以从水路运到楚国,也使得楚国的使者再也没有办法经巴国前往秦国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