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8章 魏韩对峙(四)(第5/5页)

但好景不长,很快地,魏国商贾们就推出了一种名为“参酒”的滋补酒品,吹鼓这种滋补酒品比韩国的栗酒更为出色有效。

甚至于,就连在小说家的周初,亦在那风靡全中原的《轶谈》中,悄无声息地给“上党参酒”打广告,直说百里跋、徐殷、朱亥这几位年过六旬的魏国老将,之所以依旧老当益壮,就是因为常年饮用参酒的关系。

这使得韩国栗酒的销量暴跌,尤其是高档的栗酒——此时韩国栗酒的主要收入,还是在于各国王族、贵族饮用的上档栗酒,而并非是劣等酒。

更要命的是,《轶谈》中还记载着,就连魏王赵润,在饮用了“上党参酒”后,亦满意说了一个“好”字。

仅仅只是一个“好”字,就当上党参酒在问世不久的情况下,就立刻夺取了韩国栗酒的大片市场。

当然,这么说倒也有点夸张,主要还是参酒这东西确实有滋补功效,而且效果来得很快,喝过的人没过片刻就会感到全身发热、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甚至于某些体质弱的人,在饮用了这类参酒后,赫然鼻梁流血。

这一切,都在无形中抬高了“魏国上党参酒”的地位,一步步地蚕食“韩国栗酒”的市场。

“魏国这是恶意竞争啊!”

韩国的商贾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联袂向洛阳朝廷发出声音,希望魏国朝廷停止这种不正常的行为,毕竟魏国曾经承诺国,无论魏国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都不会影响到这些来魏国经商的他国商贾。

鉴于这些声音,洛阳朝廷的户部尚书“杨宜”随之出面解释,表示朝廷并没有做出这种不正当的勾当。

这番话,户部尚书杨宜说得理直气壮、问心无愧,因为天策府并不隶属于魏国朝廷,它跟雒阳朝廷,完全是两个体系。

并且,雒阳朝廷也无权干涉天策府的决策。

因此,无论天策府做什么,都跟雒阳朝廷毫无关系。

有意思的是,当户部尚书杨宜出面解释之后,就立刻有魏国本地的商贾出面对此事负责,这些商贾明确告知韩国商贾:没错,我们就是在联合打压你们,谁让你韩国目前正在积极备战,准备与我魏国打仗呢?我们都是忠君爱国的商贾!

不得不说,这个解释相当充分,韩国商贾无理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