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7章 纠结的立场(第5/5页)

此后,赵昭与管重又聊起了有关于北亳军的事。

管重毫不客气地说道:“我观这宋云,乃‘大忠之恶’!”

所谓“大忠之恶”,即是指宋云虽然是义薄云天的豪杰,对宋国以及宋地的同胞也是忠诚不二,但他的行为,却反而会使宋地民众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这比一般的奸恶之徒危害更大。

对此,赵昭深以为然。

他点点头,欣喜地询问管重道:“管重大人也觉得我大齐不当介入此事?”

听闻此言,管重稍微迟疑了片刻,有些尴尬地说道:“左相大人,管某以为,我大齐不可公然支持北亳军,但私下嘛……”

看着赵昭有些失望的目光,管重也感觉有些愧疚。

其实两者都明白,国与国之间的角力,不存在那么多的仁义可言,就那北亳军这件事来说,尽可能地利用北亳军,让他给魏国制造麻烦,尽量拖延魏国持续变得富强的脚步,这才是对于齐国来说最有利的事。

甚至于,由于魏国已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初为了联手抗衡楚国而设的“齐鲁魏三国联盟”,也逐渐变得没有什么意义——魏国都可以单挑楚国了,还要齐鲁两国这个盟友做什么?

也正是这个原因,高傒才会在昨日的会议中表示,可以适当地向楚国释放善意,缓和近二十年来的齐楚之恶。

好在魏国与齐国并不接壤,且目前还未对齐国造成什么实际的威胁,否则,像高傒等齐国的上卿,搞不好会提议与楚国结盟钳制魏国也说不定。

毕竟,“保持各国的平衡”,这才是中原各国数百年来一直在做的事:不让一个国家太过于弱小,导致被强国吞并;也不让一个国家过于强大,有机会吞并弱国,在诸强鼎立的局面中,伺机而动,寻找成就霸业的机会。

“来时,高傒大人曾托在下向左相大人转达,倘若左相大人不介意的话,这件事,不如就交给他吧。”

在最后,管重这般对赵昭说道。

赵昭闻言长长叹了口气。

数日后,上卿高傒出面辟谣,义正言辞地指出,北亳军没有资格与他齐国言及宋地归属的问题,且齐国也不会垂涎于盟国的国土——至于其中的“盟国”指的是魏国还是宋国,高傒却没有提及。

没过多久,北亳军就以某位宋王室后裔的名义,宣布复辟宋国,号召宋民与魏军抗争。

值得一提的是,楚国似乎也抱着与齐国相同的打算,公开承认了这个所谓的宋国,并呼吁魏国退还侵占宋国的领土。

待等一个月后,正在“林中”观摩魏军与林胡开战的太子赵润,收到了来自宋地的紧急消息。

只不过,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随意瞄了两眼,那份密信就被他团成一团,随手丢掉了。

“传令诸军,叫诸位将军抓紧时间,剿平林胡!”

他这般对传令兵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