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河东相聚(一)(第2/3页)

但是在得知其中的花费后,燕王赵弘疆也吓得退缩了,因为组建一支人数为五百骑的重骑,所有花费加在一起足够他再拉起一支两三万人的山阳军。

此时燕王赵弘疆也算是明白了,为何赵弘润明明手底下攥着不少赚钱的渠道,却仍然欠着户部几百万的巨款,原因就在于这位八皇弟在军费上的投资,实在是不计成本。

而在得知这些后,无论是燕王赵弘疆还是桓王赵弘宣,都不好意思开口让赵弘润支援一些骑兵重铠,不过他俩已暗中下了决定,待等从淇县边市这边捞到了足够的钱,势必要向冶造局收购一些骑兵重铠,打造一支小规模的重骑兵。

至于在此之前嘛,先用武罡车混着吧,相对较昂贵的骑兵重铠,武罡车简直就是良心,以至于就连韩人亦厚颜无耻地偷师,甚至于,赵弘疆与赵弘宣还听说,韩军还准备用他们魏国的武罡车去对付西边的林胡骑兵——实在是太厚颜无耻了!

十月中旬,桓王赵弘宣带着军师参将周昪与护卫队的两百余骑兵,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河东安邑,即他北一军的驻军大本营。

回到安邑后,赵弘宣先在军营溜达了一圈,便将军营内的事物交给了宗卫李蒙,带着周昪与护卫骑直奔汾阴。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正在汾阴招募流民。

虽说前年与去年的时候,由于河东郡西部频繁遭遇战火,许多当地平民皆逃到了汾阴、蒲坂等城,但仍有不少平民逃到了介山。除此以外,亦有不少向东逃到了河东郡中部,甚至是跨越大河向南逃到了三川郡。

因此,赵弘润在来到汾阴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招募流民,拉高汾阴的民籍人口。

因为只有汾阴的人口多了,他才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做接下来的是,比如说,垦地屯田、修建河堤。

但很可惜,即便赵弘润竭力出榜安民,汾阴的人口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以至于赵弘润在无可奈何之下,正在考虑将汾阴的民屯模式改变为军屯。

毕竟,汾阴作为日后稳定河西、出征河套的后防据点,它本身要做好自给自足,总不能让魏国国内担负庞大的粮饷开支吧?

要知道,河套的林胡,可不是不同于三川诸部落的游牧民族,一旦与他们开战,想短期内取得胜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让汾阴做到自给自足,才不至于拖累魏国国内的经济。

而就在赵弘润与寇正以及他的两位同学讨论着民屯与军屯的利弊时,忽然有黑鸦众来报,说桓王赵弘宣已带着两百余骑进入了汾阴县境内。

“小宣来了?”

赵弘润闻言心中大喜,将初步计划丢给寇正,让后者继续完善,他自己则带着人前往迎接。

如今的汾阴县,城防早已被晏墨麾下的五千鄢陵军接管,而这些鄢陵军将士们,自然也认得桓王赵弘宣,因此将后者放入进来,以至于赵弘润本想亲自出城迎接弟弟,结果双方却在县内半途相遇。

“哟,都有骑兵了?”

在见到赵弘宣的时候,赵弘润笑着与弟弟打趣。

“嘿嘿。”赵弘宣嘿嘿一笑。

虽然他北一军所谓的骑兵队目前只有两百余人,但这好歹也算是起步了对不对?纵观他魏国国内那么多军队,有几支军队建设有骑兵队的?哪怕单纯只是空架子的骑兵。

赵弘宣是这样想的:先尝试将护卫骑训练成合格的骑兵,待时机成熟后,就以这些护卫骑为骨干,扩建一支骑兵,反正如今有淇县边市,哪怕韩人再是以次充好,他与燕王赵弘疆还是能获得一些优良的战马。

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驯养战马的花费,赵弘宣可不像他兄长赵弘润那样财大气粗,闷声不响就组建了五千人规模的商水游马骑兵,在此番北疆战役一战成名,以至于就连韩国,目前亦响彻“商水游马魏骑”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