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第3/29页)

骂过之后,就只有一个字:打!

本来,晋国也正在派兵过去。夷吾认为,这仗他即使不能大胜,但小胜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秦国人都饿得两腿发软,离全面崩溃也没有几步了,因此晋国动作就有点儿不那么迫不及待。

秦穆公可就不同了。现在秦国全国上下都在缺吃的,如果再慢半拍,连军队的后勤部所有职工都要成失业人员,这仗就根本不用打了,因此他一决定开战之后,马上就全面动员,紧急出兵,速度快得要命,没几天大军就到达秦晋边界,向晋军发起猛烈进攻。

晋国边防军也和他们的老大一样,以为秦兵现在正饿得要命,哪有力气来当侵略军?于是被打了个大败。

在这个阶段中,秦军连胜三场。

秦穆公一看,这仗原来也不怎么难打。干脆把战争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打出粮食来。这叫以战养战,既打下了粮食,又锻炼了士兵,这意义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

晋惠公很快就接到这个消息,老子还没有行动,你倒先动手了。你现在送上门来,也算是配合我来了,免得我们还要跑很多路去歼灭你呢。

晋惠公马上带着部队去迎战。

双方在晋国的韩原相遇。

双方的最高统帅都是本国的第一把手。

那时打仗比现在简单多了,而且这次参战士兵的数量也不很巨大。据说晋国的部队是六百辆车。两边的战术战法一点没有差别,就是大声命令自己的部下以对方的最高统帅为目标,拼命冲过去,像下象棋一样,谁先把对方的老帅拿下,谁就胜利。

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并不怎么震撼人心,但却很有戏剧性。

本来,双方的军力都在同一个档次上,要真正按水平打起来,还是可以把战争的时间拉长一点的。大家都知道,现在秦军的口粮已经成为大问题,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而不是跟你磨下去,先打一段时间的嘴皮仗,锻炼骂人的本事,等骂得爽歪歪了再开打。但晋惠公绝对是个菜鸟,并没有看破这个情况,或者带着自己的子弟兵,跟秦军来个游而不击,或者关起城门来大吃大喝,就是不跟秦军有任何肢体接触,秦军不用打就会败下去。也曾有几个有关专家劝他先不要跟秦军硬拼。

但他不听。人家都已经深入国境来了,你还打什么游击战?老子的士兵吃得饱饱的,还怕他们那几个要饭的?而且,他刚得几匹好马,拉着他的新车,正想出去出出风头,因此,谁劝也不听。

这一战也像很多场战斗一样,双方同时把部队分成三军,老大在中间,称中军,旁边分别为左军和右军,然后大叫一声,开打。

秦穆公这边的中军先锋就是那个大力士公孙枝。

这哥们儿的力气大,音量也比人家高出几个档次,带着部队,大喊大叫向晋惠公杀过去。

晋惠公的那几匹马虽然都是好马,长得很帅,可都是新嫩,拉去逛街或者检阅部队,那是很能展示国威、振奋军威的,可战场不是秩序井然的检阅场,大家乱哄哄地大砍大杀、大喊大叫,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虽然晋惠公现在觉得很刺激,全身内外都史无前例地处于亢奋的高峰期,可那几匹马就不同了,吓得到处乱跑。

驾驶员也控制不住。

最后,指挥车陷进一个烂泥潭里,不管驾驶员怎么抽打,那几匹马就是拉不出来。

晋惠公这才知道,在战场上可以启用年轻将领去冲锋,但千万不能启用新马拉车啊。

公孙枝带着手下杀了上来。晋惠公的警员部队倒很优秀,拼命抵抗,死死挡住公孙枝的进攻。

秦穆公那边又是另一个情况。

秦穆公的马倒是经验丰富,主人不着急,它们也不着急,一点不给老大添麻烦。可那个西乞术的麻烦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