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3章 斗争激烈(下)(第2/3页)

这时,种师道也出列道:“老臣也支持李御史之言,宋军背盟北伐,辽军以灭国之忧,道义之愤,背水一战,势必战力更盛,所谓哀军难胜也,况且耶律大石以及萧幹手中尚有精兵十万,宋军北伐,胜负未可知,形势绝不会象童太尉所期待的那样,辽军望风而逃,宋军势如破竹,我们不可不慎。”

钟师道五十年的从军生涯,在军中资格之老,只有曹评能比肩,连他都表达此战难胜,更没有人支持应和童贯了,这时,御史中丞王安中、左右谏议大夫王珅和张文啸也纷纷表态反对北伐。

赵佶心中失望之极,他又看了看御案上的联名反对信,再也忍无可忍,愤然起身,“退朝!”

说完,赵佶便拂袖而走,朝中数百大臣皆面面相觑,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天子的愤怒,不过有一点是肯定了,天子心中再不满,也将不得不接受百官的反对意见。

这时,太子赵桓心中却十分激动,他这次虽然一言不发,但他比谁都紧张,眼看反对北伐在朝堂辩论中大获全胜,他心中怎么能不欣喜若狂,他深深看了一眼李延庆和范致虚,便起身从另一个侧面离去了。

……

下午,大内传出旨意,暂停北伐计划,停止“当十钱”流通,责令童贯尽快结束东南战事,消息传出,宣德楼前的士子们顿时欢声雷动,这才各自撤去,结束了这次游行示威。

朝房内,童贯狠狠将桌上的砚台摔在地上,顿时“砰!”的一声碎裂了,童贯怒不可遏道:“老夫将他从县城带出来,让他读太学上舍,他就是这么回报老夫,当真以为我童贯是泥菩萨吗?”

周围随从官员都吓得战战兢兢,谁也不敢吭声,这次为了北伐,李延庆算是彻底和童贯翻脸了,但他偏偏又是御史的身份,童贯还真的一时不好动他,一口恶气憋在童贯心中。

就在这时,有侍卫在门口禀报:“王相国求见!”

童贯重重吐了口怒气道:“请他进来!”

片刻,王黼走进官房,他看着地上粉碎的砚台,不由眉头一皱,“太尉何必如此?”

“哼!我在恨李延庆忘恩负义,居然敢在朝堂上让我下不来台。”

“他一个六品小官,不值得太尉如此生气,这里面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童贯一怔,“此话怎讲?”

“太尉不妨好好想一想,取消北伐,谁是最大的得利者?”

童贯低头沉思片刻,顿时醒悟,“你是说——”

王黼立刻摆手止住他,目视两边随从,童贯连忙道:“你们都退下!”

童贯又将王黼请进内室,一名小童进来上了茶,立刻退了下去,童贯压低声音道:“真是太子在幕后指使的吗?”

王黼冷冷一笑,“虽然我没有证据,但就在官家起身愤然离去之时,我分明看见了太子眼中的得意,官家让郓王为北伐三军统帅,太子怎能不急?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他一定在背后和范致虚有联系,极有可能这次反对北伐就是太子一手策划。”

“那官家知道吗?”

“退朝后我去见过官家了,我感觉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童贯微微一怔,“你去见过官家了?”

王黼轻轻哼了一声,“是我劝官家以退为进,暂停北伐,待把三大不利因素消除后,再提北伐,就没有人敢反对了。”

“你说的三大不利因素是指什么?”

“一是结束东南战事;二是加强战备、充足物质;三是减少反对的朝臣。”

童贯负手走了几步,对王黼道:“东南战事我几个月内就能结束,加强战备,充足物质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积累一年也就差不多了,但减少反对的朝臣我倒觉得是个大问题,你打算从何着手?”

“太尉没有发现吗?虽然今天反对者众,实际上是唱的两台戏,一台戏是范致虚在长袖善舞,另一台戏却是梁师成和蔡京在背后推波助澜,我们只要在一些重要环节上让步,比如梁方平的继任者,比如扳倒范致虚后,新相国由他们指定,再比如把一些关键职位让出来,梁师成一直想要开封府尹的任命,蔡京想要东南几个州的任命权,用这些做交换,一旦蔡京和梁师成不再支持他们,甚至暗中拆台,范致虚可就独掌难鸣了,扳倒了范致虚,还有谁敢反对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