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欢喜(第3/4页)

殿内再次安静,胜负已定之后,众人放下了得失心,对李素最后提的问题的答案纷纷好奇起来,禄东赞刚才在殿内玩角色扮演时,其实其余的人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心里默默地做着和禄东赞一样的事,这当然是个最笨的法子,但也是目前看来最有效的法子,显然每个人经历了自己内心千万次的问后,仍然没人想出一个能顺利辨别生门,避开死门的答案。

听到禄东赞发问,殿内众人纷纷支起了耳朵,连李世民都情不自禁将身子往前倾了倾,露出极感兴趣的神色,至于魏王李泰,眼神更是灼热地盯着李素,一副按捺不住急需答案的模样。

看着殿内众人的表情,李素嘴角扯了扯,然后做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举动。

只见他脚步一迈,慢慢走到禄东赞身前,含笑道:“答案很简单,那位睿智之士是这样说的……”

说着,李素忽然将嘴凑近禄东赞的耳朵,在他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奈何语声太低,饶是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除了禄东赞,谁也没听清李素在他耳边到底说了什么。

随着李素的娓娓低语,禄东赞脸色剧变,先是一脸迷茫,接着两眼忽然圆睁,嘴里喃喃自语几句后,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最后表情比刚才更加黯然沮丧,一脸英雄迟暮的仰天长叹。

“没错,果然应该问这句话,也只有这一句,方能打开生门,从容离去……唐国人杰地灵,天赐厚福,仅观李素你一人,老夫便知唐国国运气数至少数百年而不衰,吐蕃不如也,老夫……心服了!”

禄东赞黯然叹息,李素笑而不语,殿内众人却气得咬牙切齿。

这混账紧要关头居然卖起了关子,答案到底是什么,你倒是大声说出来啊!留这种悬念你不知道很缺德吗?

最失望的莫过于李泰了,这胖子是个学术狂人,原本便对知识有着极度的热情,尤其是连他都解不开的难题,自己暗自认输后更是急于知道答案,然而李素却只对禄东赞一人耳语,不由急坏了,见李素并无将答案公诸于众的意思,李泰不由大声道:“子正贤弟,那人到底问了一句什么话便能判断出哪扇门是生门?还请贤弟赐告!愚兄不胜感激。”

李素翻了翻白眼:“不告诉你。”

作为此刻殿内最聪明的人,李素觉得自己有资格傲娇一下,摆摆天才少年的谱儿。

李泰被李素一句话堵得一滞,一张肥脸迅速涨红,说不清是羞恼还是焦急。

见李素这么说了,殿内有心问个究竟的君臣只好闭口不言,免得众目睽睽之下被拒绝,扫了自己的面子,毕竟面子比好奇心重要多了。

尘埃落定,李世民懒得计较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他只知道大唐赢了,不由欣喜万分。

这次大殿比试招亲,看似只是玩闹游戏,可是大唐的君臣们很清楚这次比试的重要性,简单的说,它关系到一场动用国库钱粮的战争。

赢了的后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吐蕃吃了闷亏有苦难言,举兵犯境都没有正当的借口。

如果大唐和真腊国输了,后果可就严重了。

国与国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谊,交情深浅全看利益是否相合,如果吐蕃赢了此次比试,李世民自然拉不下面子仍让文成公主下嫁真腊,前面有过一次食言了,若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将公主赐婚给输家而非赢家,李世民脸皮再厚也干不出这样的事了。

将文成公主许给吐蕃后,真腊国自然不会太高兴,与大唐断绝邦交也不是不可能,李世民一心想要的真腊稻种更是想都别想,两国断绝邦交后,真腊国定然封锁国境,从此不相往来,而李世民对真腊稻种志在必得,你不给我便抢,温言细语时我是皇帝,求而不得后便化身土匪,如此一来,两国之战无可避免,且不论胜负几何,至少大唐关中子弟的性命和国库所余极少的钱粮却是一定会消耗无数的,更不提战后大唐在诸多异国中的国际地位,以及无数“大唐威胁论”的舆论说法新鲜出炉等等后遗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