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临渊(第2/3页)

李绩和李素在后院厢房里对坐,二人面前烧着红泥小炭炉,炉上搁着一个铜盆,盆里的水已沸腾,盆中央正烫着一壶酒,旁边的矮桌上几样色彩鲜艳的小菜,荤素搭配,分外诱人。

李绩好奇地看着李素摆弄着铜盆里的酒,这种烫酒的法子对目前的大唐来说还是很新奇的。没过多久,李绩等得不耐烦了,三根手指伸出去,捏住了酒壶的壶盖,刚碰到壶盖便被烫得闪电般缩回了手,疼得龇牙咧嘴。

李素抬头瞥了他一眼,要不是看在他是自己舅舅的份上,仅凭这个白痴的动作他能损得李绩当场与世长辞。

“舅父大人,沸水里的酒壶,要用布巾包着,慢慢将它取出来,不能直接用手碰的,很烫……”李素好心地解释。

李绩咬牙:“……”

好想抽这个混账……

不满地哼了哼,李绩道:“好好的心思不用在造福万民上,偏偏专研骄奢淫逸之物,真是可惜了。”

李素眼睛盯着酒,用布巾小心地将酒壶从铜盆沸水里取了出来,解开壶盖,一股掺杂着姜片和糖水的酒香顿时充斥着屋子。

“舅父大人,如何让日子过得轻松惬意,也是一门学问,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方便,吃的东西口感更丰富,增强内心的幸福感,这也是造福于民。”

李绩笑骂道:“歪理到了你嘴里都变成了至理,你爹是个老实憨厚人,你这油嘴滑舌的口才到底跟谁学的?”

说着李绩使劲吸了吸鼻子,赞道:“好香!这酒有点意思,闻味道似乎不是你家酿酒作坊出来的东西?”

李素笑道:“酒还是自家的酒,只不过酒里面加了生姜和蔗糖,与酒同煮,功可补血养血,益气安神,促进气血流通,舅父大人一生戎马征战,这些年下来想必身上伤患不少,冬天喝点姜酒,对您的身子有好处。”

李绩疑惑道:“生姜老夫知道,但这蔗糖……记得贞观十四年,陛下遣使入天竺,为的就是获取熬制蔗糖之法,为何那遣去天竺的使臣还没回来,你竟已知道熬制蔗糖了?”

李素眨眨眼:“大唐还没人会熬糖么?”

“没有。”

“哦,那便是我胡搞瞎搞鬼使神差学会了吧,啊,好神奇啊……”

略显做作的惊讶状令李绩没好气瞪了他一眼:“熬糖秘方给我,明日老夫献予陛下。”

“这个……不行。”李素果断拒绝,爱长辈,更爱钱财。

“舅父大人,吃不吃糖,可跟百姓的关系不大,百姓不吃糖饿不死,用不着我来造福万民,秘方我得留着,家里正好开一个蔗糖作坊,又多了一笔进项。”

李绩笑骂道:“果真是个死要钱的,一身的本事也一身的毛病,老夫当年若有你这般本事,区区钱财怎会放在眼里?”

李素叹了口气:“当家方知柴米贵啊,我若少赚一文钱,说不定哪天骄奢淫逸之时,桌上便少了一道下酒菜,于是我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李绩两眼一亮:“‘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好句子!你刚作的?”

李素又眨眼:“这句……也没人作过?”

“没有。”

“啊,好神奇啊……”

“闭嘴,再这副鬼样子信不信老夫抽你?”

李素嘿嘿直笑,很高兴,未来数十年后,如果有一位名叫陈子昂的家伙孤独落寞地登上一个名叫“幽州台”的地方,倚栏远眺,凭今吊古,一抒心中抑郁悲愤之情的时候,刚开口念出一句,旁边便会冒出无数游客,异口同声指责他抄袭不要脸,然后满腔悲愤之情顿时……更悲愤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素心中突然很愉悦,心情好极了。

李绩见李素独自傻乐,不由更气,扬手便待抽过去,随即又想到这位外甥新认不久,彼此还在努力适应“亲人”这个新角色,于是李绩只好放下手,只待过些日子大家都熟了以后再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