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暂过难关(第2/2页)

默不出声享受还好,你好我也好,麻烦的是若皇帝用得高兴随口这么一问,此物何人所制,下面的人回答,太平村民李素,皇帝龙颜大悦哈哈一笑,欣然下旨,钦赐李素国公之爵,啥国公呢?此人极擅治屎尿之事,当然御封“屎国公”,那时李素是该悲愤拿刀抹脖子,还是应该抱住李世民粗大腿感激哭嚎“屎国公谢主隆恩”?

坐在河边发呆的李素思维无限发散,想到那幕场景不由浑身发颤,脸色渐渐变绿了,同时深深懊悔当日吃错了药,竟拿这个东西去换粮食。

要不……弄点砒霜扔进胡地主家的井里,把他家满门灭口算了?

……

李道正好几天没给李素好脸色看了,因为李素败家。

这不仅是两代人的思想代沟,而且是一千多年的思想代沟。李素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活塞装置,到了唐朝怎么就变成了学问,制作方法也成了“秘方”,随便乱送人就是败家,属于罪大恶极。

这就没法讲道理了,李素也不敢跟老爹讲道理,因为父子俩争辩到最后,恼羞成怒的老爹手里必然会出现一根藤条,劈头便打,很怀疑这根藤条是某件仙人法宝,如定海神针一般可大可小,平时不用的时候老爹就把它藏在耳朵里,想用的时候只消吹口气,见风便长。

开春的时候再看看,看老爹会不会爬树摘桃子然后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

这个冬天过得很勉强,靠着李道正不时给别人挖沟渠,李素给胡家做马桶换了一点粮食,父子俩不饥不饱的撑着。

直到有一天胡家的管家来串门,顺便还带了一大袋黍米和二十来斤新麦,以及一些新鲜的野味,李家父子满头雾水时,胡管家告诉李素,抽水马桶竟被胡家卖给了附近乡村的地主们,似乎很受地主们的欢迎,毕竟地主家一般不种地的,用马桶无形中刷新了阶级档次,这些黍米和新麦算是卖马桶的分红。

胡管家走后,李道正呆怔许久,忽然重重一掌拍在李素背上。

“怂娃,饿不着肚子咧!”

李素也笑,来到这个陌生的年代,他终于做了一点事情,为了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