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澜 第七十章 南阳弃或守(第2/3页)

说到奢家残部渡江北逃,岳冷秋会为此终身蒙羞,但奢家在那种情形,还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将十数万军民迁往北岸,也不得不承认奢文庄这头老狐狸厉害之极。

这两次撤退,说起来也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关键在于精心周密的计划跟准备。

津海撤退前,淮东长期经营津海城及津卫岛。在战前对津海军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在战前将津海军迅速扩编一倍有余而战力不减。林续文、黄锦年、高宗庭、吴齐、敖沧海、马一功、陈定邦、耿泉山等淮东一系的重要人物,都坚守到最后一刻再撤退。大批海船以及撤离的路线以及沿途大量物资的准备,包括津海军民南下安置,淮东在战前都拟定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没有这些周密的计划跟准备,在燕胡十数万兵马压境的情形下,津海军民想要撤退得这么漂亮,绝无可能。

奢家残部北逃,也是奢文庄早就认识江西形势难以维持,故而提前邀陈韩三残部南下进入鄂东地区,早早在北岸的黄龙岭进行布局。枞阳一战,打得池州军大溃,伤亡逾半,则勉强提振了奢家残部的士气,使渡江能在短时间里完成。

相比较之下,河中兵马的南撤,则显得混乱无序,全无准备,将卒及眷属不过六万余人,队伍却给十数万随之南下的流民搅得混乱。而小小的北汝河上竟然因为提前准备的渡船数量不足,而白白浪费了关键的三天时间。殿后兵马与南撤主力离得太近,相距不足二十里,但断后兵马给打败时,在渡口的南撤主力军民还混杂在一起,大败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结果。

按说河中兵马的溃败,将严重消弱太后一系的势力,但关键还在于南阳。

梁成翼要是能顺利将河中军民撤到南阳,将极大增加南阳的防守力量。南阳本身若有六七万兵马,距城垒、险寨以守,东侧又有淮西十万兵马相依,此外淮东在庐州的精锐,还可以通过信阳,走桐柏山谷道随时接援南阳,燕胡大军即使在南阳北面集结二十万兵马,必然也不敢轻易强攻南阳。

河中兵马的溃败,使得随梁成翼退到南阳的兵力不足一万,加上大量粮食辎重都损失在北汝河以北,叫陈芝虎得去。一方面是南阳潜在的防守力量给削弱了近一半,另一方面陈芝虎夺得河中军留在北汝河北岸的大量物资,将极大的加快燕胡大军南进的速度。

不然的话,燕胡即使顺利夺得关陕,打开南击南阳的通道,但想要二十万兵马快速推到南阳北面,即使燕蓟、辽东以及晋地的物资充足,如此巨量的物资要运到南阳前线,怎么也要两三个月的周转时间。

在南北对峙的战局里,梁成翼也许有些微不足道,但当前微妙的时刻,河中兵马的失利,却使得天平极大的往燕胡倾斜,这绝非林缚所愿意看到的。

“南阳还是要守!”高宗庭声音沙哑地说道。

从六月初八得知梁成翼弃河中府南撤,豫章这边好些人都连续十数日未能好好的消息,高宗庭作为林缚身边的主要谋主,自然更是辛苦。

“曹家已经放弃长安,兵马撤到眉县以西。”傅青河说道:“叶济罗荣已经渡过渭水进入长安城,其步骑主力从长安往东南而行,走武关进击南阳西翼,只有六七百里路。叶济罗荣暂时还没有兵出武关,是曹家在渭水上游还没有完全撤出去,在渭水上游还有四万兵马威胁其西翼。一旦曹家从关中完全撤出,叶济罗荣从长安就能调十万步骑出武关西击南阳。此时还要守南阳,会不会有些晚?”

林缚抬头看向岳冷秋,问道:“岳大人,你觉得呢?”

如今江宁军政都由林缚一言决之,但毕竟还是枢密院的权力架构,岳冷秋以枢密副使的身份留在豫章,自然能参与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