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澜 第三十五章 鏖战(第2/3页)

双方争夺岭脚,伤亡都要过百,能不能战,或有多少战力,难以作假,韩立很快就摸清楚岭头守兵的底细。

与猜测的一样,淮东派出少量精锐潜进来,再从浮梁等地诱编一些愚夫莽汉进入营伍,仓促组成赣州先遣军,并非淮东直接将精锐部分拆散了分批潜进来。

虽说淮东派出少量精锐,组成赣州先遣军的武官骨架,已经具备精兵的底子,但没有经过训练跟磨合,跟真正的淮东精锐战卒还是很大的差距。

韩立是那种越挫越勇的将领,即使在溧阳,在固城湖东岸吃过淮东战卒的苦头,但心里并无畏惧,何况岭头的守兵,跟真正的淮东战卒还有不少的距离,他又如何不敢强攻?

韩立将本部精锐分作三队,两队坐守岭脚,以备有伏兵从侧后杀出,一队裹以杂兵,民夫轮番攻打岭头。浙闽军本身就是从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之间打杀出来的,对山岭战术十分娴熟,又揉和这些年从淮东军那里偷师来的战术,从乡野间大量的强征独轮车钉上木牌,充当简易盾车,沿雨水沟道,往岭头营垒进逼而来。

马鞍岭是石岭,越是到高处,石越多而土层越薄,岭脊上只生些灌木、杂草,伐木立栅为营,栅墙扎不深,营垒修筑颇为简陋,连垒前的护壕也只来得浅浅的一道,挖不过一丈深。浙闽军强迫民夫以布囊负土上岭,掷入壕沟里,或杂兵民夫给垒中张弓射杀,连着尸体也给推填到壕沟里,只用一天时间便将壕沟填出直接能打到栅墙的四五条通道来。

比淮东先遣军条件要好的,是韩立甚至从浮梁城随军携带三架抛石弩过来,架上岭头,对栅墙猛攻。岭头守军填进去三十多条人命,才在一次反攻中,将三架抛石弩击毁。

胡乔中守马鞍岭,一开始就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打得十分艰苦……

※※※※※※※※※※※※※※※※

林缚南下督战,高宗庭随行参谋军事,赣东地区的情报经弋江分流,将同时发往庐州、衢州。

林缚在衢州,一直到三月十四日才知道胡乔中等人决定在祁门外围与进入祁门的韩立所部进行会战的消息。

在凤林埠的指挥厅里,林缚接过高宗庭递过来的情报,看过后眉头微蹙,说道:“军情司在此前就要求赣东方面‘前期坚持袭扰,避免过早会战’,但这个方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城子岭一战是打其不备,祁门一战,胜负难料啊!”

高宗庭听出林缚对胡乔中、虞氏兄弟等将领去赣东后没有贯彻军情司的意图而有所不满,说道:“军情司准备多时,邀潘闻叔北上召集旧部,在赣东暗中聚集的兵马超过四千余众,又有大量的民众附从,而韩立率部东进祁门,不过三千人,赣东的形势利于我部,也很难叫胡、虞等人能耐住性子!”

周普想法简单一些,说道:“赣东兵马,骨干都是淮东派遣过去的老卒,再编入山民猎户,就差些磨合。见过血,就能越打越强,早年江东左军可不就是这么打出来的?我看晚打不如早打的好,赣东那边真正地打起来,才能替这边减轻些压力。”

傅青河最明白林缚的心思,说道:“潘闻叔到底如何,不曾细知。他身为潘起凤的幼子,给部将相护避入山林,但能坚持站起来召集旧部反抗奢家暴政,也是有担当的人,乔中跟虞氏兄弟,也不会弱过潘闻叔。即便前期打得艰难,但大问题也不会有的。”

经傅青河这一说,高宗庭才明白过来,林缚还是担忧胡乔中、虞氏兄弟在江州会有折损,那将是淮东莫大的损失,说道:“官溪岭这边也准备妥当,长山军可以正式压上去强攻了。只要这边动起来,苏庭瞻在浮梁就不能从容算计赣东兵马……”

“官溪岭准备多时,长山军主力也已经进入进击营垒,就等着往杉溪、横山城垒前进逼。我看择日不如撞日,观天相,这几天会持续晴好,就定在今日进兵封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