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澜 第二十一章 国务(第3/5页)

※※※※※※※※※※※※※※※※

复过旨,扯了一大堆可有可无的话,林缚便返回枢密院去。

在宫里与程余谦等人磨嘴皮子,不过枢密院还有一堆事情要做,林梦得他们都在这边翘首以侍,看着林缚悠闲地走进中庭来,问道:“怎么在宫里耽搁这么久?”

“好不容易逮到主公回来,怎么可能有省心的事?”高宗庭笑着替林缚解释,手里举着几枚银钱,说道:“这银钱,我与宋公都看过,确实可以广为推行了……”

当世物钱交易,主要依赖于铜跟金银,铜铸钱已成定制,但金银用于交易,主要还是铸锭称重。早初宫廷有金银制钱作为赏赐物,但铸量极少。金银锭用于交易时,常常需要铰剪称重,十分的麻烦,而剪称时还额外会有损耗。实际上这以上种种,都严重妨碍了商贸的发展。

淮东锻铸淮东铜元时,铸币技术已成熟,金银比铜还要容易冲锻成钱币。以足银铸制大小银币,以铜元为辅币,对当世的币制不会造成什么冲击,而且足银铸成银币,吹币嗡嗡而响,辨识也容易。

一旦银币推广开来,农户纳税赋,就可以避免给地方借口以火耗盘剥。

林缚将银钱接过来,大银钱正面刻“一元,大越枢密院铸币局监造”字样,背面刻“足银一两,当千钱”字样,诸多小银钱正面刻“一角,两角,五角”等字样,背面将银重及值铜钱数也是一一标明,并有锤锄、穗花等纹饰,印制精美,堪比内廷所用的银钱。

这银币说是足银,其实是银九铜一的比例。收拢来的银锭本身也有杂质,铸币也有损耗,掺铜也是必然之举。关键确定掺杂比例之后,厚薄大小都有一定的规格,才能有吹币而响的鉴别效果。

大小银币与铜元以及传统的铜铁制钱结合起来,就当世来说,币制就相对完善了。

至于纸钞,造假是一方面,更难控制的恶果就是中枢财政紧张时,很难控制住滥发的冲动。

“叫户部看看去,要是可行,这以后就正式以币代银。”林缚说道。

周广南从旁将银制钱接过去,便往户部衙门而去,这件事越早实行,得益越多。

林缚则与林梦得、高宗庭、宋浮等人往公厅走去,商议别的事情。

宋浮当年与奢文庄并称闽东双杰,自然也是极有干才跟见识,在附淮东之前,也密切关注淮东种种创举,知林缚治政当世无双。但旁观总是体会不深,近一年来相随左右,才能真正体会林缚所行的种种创举,早就超乎前人的范畴所能设想的范畴。

当然了,淮东所能施行的种种创举,也是基于林缚早初就在江宁推崇的杂学匠术之上。

金银之物,改锭铸币,方便民众市易;而官府征银纳赋,也有种种便捷。这其中的好处,不是世人想不到,而是此前传统的翻砂法铸币靡费甚多,宜用于铜铁,不宜用于金银,才没能推行,金银钱仅能小范围的用为宫廷赏物。

“设立机器制造司一事,消息倒是小范围传开,便有人来打听淮东造的四轮马车许不许造,纺机许不许造。要是将这两样拿出来,筹十万八万两银子出来应是没有问题。”林梦得又提交及一桩事。

“自然都许。”林缚说道:“我既然倡议大家弃轿乘车,这马车便要批量去造。枢密院不能事事包办,就要向私商筹银募股,这才是我的初衷……”

宋浮暗道,所行的新政以及诸多革变,都是基于新学之上。所要倡行的“弃轿乘车”,实际也跟淮东这些年来造车技术成熟有关,如今滚轴也造出来了,造车匠术就能更上一层楼。

以往骡马车,多用于载货,人坐其间,远不如抬轿舒适。而淮东所造的四轮马车,轴盘精铁所铸,行走转向便捷,宽敞的车厢稳稳当当地安置在四轮轴盘之上,结实坚固,乘坐舒适,行止皆有机栝,一人御车而行,日行百里而马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