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涛海怒 第七十五章 攻寨(第2/3页)

制海权的概念,还没有正式地出现当世的军事思想里。

在当世的主流用兵思想里,虽然有人开始意识到海战这种战争形式的存在,朝廷也在镇军体系内筹建有登州水师、宁海镇水营以及江宁水营三支正规的舟师,沿海地方也筹建水营舟师防备海盗,但是海途艰险,风波难测,几乎所有的水营舟师都极力避免出海作战。即使偶有水营舟师出海巡海作战,也会极力避免直接在海面上接舷而战,以登岸清剿岛陆据点为主要作战形态。

在当世偶尔才出现海战的战争形态下,战船是渡海的乘渡工具,而非战争利器。

四艘能抗风浪的海鳅船可编甲卒加桨帆手三百余人,津海级战船正常情况也只编甲卒辅兵三百余人,两艘集云级战船所编甲卒辅兵甚至只有两百余人,但是一艘津海级战船的成本可以造二三十艘坚固海鳅船,两艘集云级战船的成本可以造十二三艘坚固海鳅船。在当世以登陆作战为主体的海战思想影响下,奢家控制的东海寇势力自然是以发展成本低廉,更容易形成登陆规模的海鳅船为主。

千年之后,制海权的思想在普通军事爱好者的脑子里都已经根深蒂固,林缚发展靖海水营的主要意图是争夺制海权,兼顾发展精锐步营。

李卓在平虏策有意加强津海、登州两路偏师,计划在反攻东虏时,以津海、登州两路偏师走海路攻击东虏侧后,实际上就有制海权的思想在萌芽。

拥有制海权之后,才选择陆上战场的主动权。

东海寇出入两浙,江东沿海府县如入无人之境,实际上也是宁海镇水营无作为,东海寇掌握制海权,随意选择陆上战场的体现。只是东海寇背后的奢家还没有意识到制海权的概念及重要性。

要是东闽战争期间,李卓在陆上压制奢家,宁海镇水营从海上发动攻势,直接对奢家控制的腹地据点进行打击,奢家很难有裂土封侯的机会。

世人都说崇州无守土之险,却不知道崇州依江傍海,以崇州为根基,编有一支犀利舟师,势力就可以西进川东,北击东虏,南抵南洋,辐射的范围要远比一支精锐骑兵广阔、深远。

只是,制海权的重要性,一直要大航海时代才给充分地发现,中原王朝兴替,千年战事频繁,从来都是以陆地争霸为主,传统的军事思想里忽视甚至无视制海权也是必然的。另外,海洋远航能力的薄弱,也是一种重要原因。

※※※※※※※※※※※※※※※※

入夜之前,江东左军登陆作战的甲卒辅兵加起来超过千人,是寨中据守寇兵的五倍之多,共十二架蝎子弩,十六架床弩,分别从东侧之寨门,南侧之高地打击寨门、寨墙。西侧高地的土台也垒起有一丈高,五丈长,土台距西侧寨墙就二十步远,拿栈板搭上,就形成能直接进攻寨墙的云桥,两百甲卒借着土台的掩护做进攻前的准备,也集中了数十架强弩,好在强攻时压制寨墙上的寇兵。这时候就等南面、东面能吸引更多的寇兵,好减轻这边的进攻压力。

风雨季过去,暮色四起,海天之间浮起一弯白月,天边的金星也苍白无光,等夜色真正的降临下来,星月才能变得明亮,照亮苍穹。

寨墙虽然坚固,但毕竟远不能跟厚达三四丈的砌砖夯土城墙相比,高度也只有丈余。就算是厚达三四丈的城墙,在大型投石弩的连续打击下,也有崩塌的可能,南侧寨墙在经过上百发石弹的精准打击下,不但寨墙上站不了人,整个墙面已经形成枝形的裂纹。

林缚看着南侧寨墙有直接砸塌的可能,跟敖沧海说道:“月色尚好,夜里便于攻寨,是不是多些耐心?”

“好。”敖沧海说道:“我派人去跟周同商议,要他们再等一等。再从东面调四架蝎子弩过来,东面也准备一辆冲车,要能顺利将这处寨墙打塌,东面可能用冲车先攻打寨门,等两面吸引足够寇兵后,周同那边再走云桥夺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