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云劫 第二十章 调虎离山(第3/3页)

“要强攻小泊头寨?”宁则臣有些兴奋地问道。

“留守虏骑才九百人,不多,不妨强攻他一回。”林缚说道:“有一个战术原则你要记住,强兵未展开即不能称强。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千方百计的限制敌人发挥他们的长处。虏骑之强在于野战,借马机动,行动穿插,雷霆凌厉,其老卒擅骑射刀术,人在马背上,似与战马融为一体,战术运用也极为灵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缠着你打,实在打不过就不打,反正让你打不到他们,很难相制。但将其围困在寨中而攻之,事实上就是逼其放弃机动,下马打他们最不擅长的防守战。其盾甲不如我坚韧,其刀剑不如我锋芒,其枪矛不如我长险,其弓箭不如我劲足,小泊头寨之险又不足守……”

虏骑将卒几乎都用弯脊长刀,无盾,轻甲,弓是近距离都射不穿组甲的骑弓,几乎没有长兵器,如此的配置,离开马背,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在阳信北数日周旋以及沧南大捷,都说明虏骑对付阵列严密,作战意志坚定的步卒阵列占不到多少便宜,下马而战的虏骑被压制得则更加的明显。

虽说虏骑里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卒居多,但江东左军在兵甲装备上,要强过下马而战的虏骑一大截。再说挟沧南大捷之威,江东左军士卒士气很高,作战经验在沧南大捷中也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说起千古名将,什么新卒老卒,最核心的要素始终是士气,武勇以及作战意志这些精神性的要素。

宁则臣抢着请战道:“这回怎么都归轮到我们第五营首战了……”

“行,那就赵青山率第四营登岸,负责沿小米河警戒,封锁信道;敖沧海率第一营留在我身边当预备队;宁则臣与周普率第三营、第五营分堵小泊头寨南北门攻之;第五营主攻,那工辎营就主要协同第五营攻寨作战。”林缚说道:“你们现在就去动员跟商议具体的战术,过了拂晓就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