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有人盯上了武曌(第2/3页)

因为人才是有闲的,不可能年年都开科举,学子们需要一波一波成长,要留给他们读书学习的时间。

所以这次科举乡试不中,武曌至少还要等待三年。

她忽然打了个哆嗦,心里变得恐慌,这三年时间她肯定会过得十分艰苦,因为她不准备去向自己的两个哥哥低头。

此处科场的两个小先生身有重任,一旦乡试完结立即要开始阅卷工作,并且由于阅卷任务的身份敏感,所以并不敢在考后继续找武曌讨好。

在这种状况下,武曌更加显得惶然。

她茫然站在人群之中,听着身边学子们讨论着科举,忽然觉得有一阵凉风吹来,娇躯忍不住轻轻颤抖两下。

如今已是深秋之节,很快冬天就要到了。

冬日严寒,她缺少吃穿衣物,响起这两年来所受的苦,武曌下意识再次打了个哆嗦。

这时科场门口有人高喝一声,声音滚滚道:“诸位应考学子,还请暂留脚步……”

武曌微微一怔,那些学子们也抬起头来。

但见负责科场门口那人是个小官,级别类似于大唐各地组织乡试的镇长,他垂手立在门口台阶之上,大声再次又道:“考前吾便说过,赵王有赏赐下,但凡参加科举乡试的学子,一律赏赐铜钱一千文,另外提供免费食宿三日,好让大家静等放榜之时,来人啊,发铜钱。”

“发铜钱,真的发铜钱?”学子们明显又是一怔,随即就是一阵强烈的欢呼声。

武曌同样怔了一怔,不过她很快就看到有人赶着几辆诺大牛车,上面装载着满满当当的铜钱,车边跟随着几十个甲胄叮当的战士,战士之前却有两个文士拿着登记书册。

这真是要发赏钱啊!

虽然科举不中,但是韩跃却想到了寒门子弟外出的艰难,过关者需要向府试进发,落地者需要回归乡里,无论是过关还是落地,总之行路投诉都少不了盘缠。

这一千文铜钱,就是韩跃给大家的帮助。

钱可不少,官定一贯,如果按照吊八百的方式换算,其实等于一贯两百多文。这钱足够一个书生少年吃用三个月,完全不惧怕冻死饿死在路上。

此处科场足有几百个学子,然而战士们发钱的速度更快,几辆诺大牛车上的铜钱飞速减少,武曌面色茫然也领到了一千文铜钱。

然后门口那人又是一声高喝,继续道:“再传赵王之命,厚赐科举士子,凡今日参加乡试者,给过冬棉衣一身,行走路引一份,不管到哪里投宿借居,皆可享受科举士子待遇……”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微笑又道:“不过这个士子待遇只能持续三月,三月之后落第者自动取消此等待遇。想要享受大唐的供养和尊崇,大家回去好好努力再读书吧!”

至于过关者他没有说,因为过关者到时将会有新的待遇赐下。

科场不远处又有牛车而来,这次装载的全是崭新过冬棉衣,有人念着武曌的名字送来一身,棉衣领到手里只觉很是软和。

“这就是那个人的厚赐么,哪怕落第者也要赐予钱财和衣物,难怪有人说他是活着的圣贤,果然不想让一个贫寒之子冻死饿死……”

不知为何,武曌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由于她是女扮男装,因此并不敢和周围神情热切的士子们过多交流,少女抱着棉衣收好铜钱,然后小心翼翼找了个墙角站着沉思。

她知道自己很可能不会过关,但却依旧存在一丝奢望,她想在附近找个地方借宿,然后等待三日后乡试放榜。

“也许,我也能中呢。”

武曌明媚的眸子闪动几下,忽然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喃喃自语道:“只要中了乡试科举,就可参加上一级的府试,到时就是科举秀才的身份了。”

有这个想法的不止武曌一人,许多自知发挥不好的学子们同样如此,不止此间科场如此,其实天下科场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