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王爷在战场仰天狂歌(第2/3页)

什么叫爱屋及乌,这就叫爱屋及乌,一个小兵,只因前来汇报大儿子的事情,张口就赏赐五百贯,一个朝堂四品大佬一年的俸禄也就这些。

红翎急使大喜过望,连忙跪地磕头道:“小人感谢娘娘,俺没有资格给您磕头,这是替咱家王爷磕的!”

长孙咯咯一笑,李世民也有些意外,笑骂道:“你这小子倒是机灵,知道皇后最喜欢孝顺!”

能派到朝堂上汇报战果的能不机灵么?会说的人小功劳也能夸大,不会说的人,大功劳也会说的干巴巴平淡无奇。

“唱歌吧!”皇后突然出声,急切道:“你快给本宫学学,我儿子当时敲的什么鼓,唱的什么歌,为什么他一敲鼓一唱歌你们就士气大涨?”

“回禀陛下……”红翎急使向李世民拱了拱手,这小子真是机灵,明明是皇后问话,他却向皇帝回答,大声道:“当时王爷擂鼓助战,敲的鼓点叫做将军令,唱的歌也有名号,叫做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李世民眼睛一亮,急切道:“速速唱来,朕要好好听听……”

……

……

皇帝下令之后,一首狂放浑厚的歌曲顿时响彻大殿。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好词!”李世民一拍大腿,目光炯炯道:“虽然不对仗,但却有一股英雄豪气迸发而出!”

红翎急使继续放歌,原本还是他自己一个人唱,到后面歌声引动大殿外面几个等候的红翎急使,大家一起高歌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听到这里,皇帝猛然一声长叹,朝堂大殿也一阵叹息。

遥想当年五胡乱华,中原汉人被当做牛羊一般宰杀,有多少仁人志士踏足疆场,为了国家和民族拼命死斗,结果忠魂却埋骨沙场,永远没有回家!

李世民忽然看向王珪和一些世家大臣,皇帝的目光有些阴冷。自古至今,每逢异族入侵,总是这些世家大族先做走狗,他们保全了实力,却害死了千千万万同胞。

此时红翎急使已经唱的泪流满面,然而他歌声犹自不停,继续狂吼高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原要让四方……来贺!”

一曲精忠报国,唱的许多大臣不断叹息。韩跃这是偷了后世屠洪刚的歌曲放在大唐唱,他觉得这首歌好,唱出了国人的心声,放在哪个时代都能振奋人心。

长孙突然幽幽开口,语气烦闷道:“陛下,臣妾怎们听着有些悲伤,并没有感觉士气鼓舞。”

“观音婢你错了!”李世民缓缓摇头,郑重道:“你是女人,性格温柔,所以听不出这歌的豪气。但是朕不同,朕现在浑身血脉喷张,忍不住想抽刀杀一些畜生才解气。但我是一国皇帝,我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唉,治国,治国……”

长孙听到了悲伤,皇帝却听出了豪气,帝后二人观感全然不同。

其实皇后说的也没错,这首歌刻画的是民族英雄岳飞想要抗击异族,结果却被朝中奸人阻拦,他于黄河之畔无奈撤军,骑马回首北地草原,心中悲愤难平,写下千古名词满江红……

上官仪忽然从朝班中走了出来,拱手对皇帝到:“陛下,臣听此曲,犹如久旱逢甘霖,浑身三万六千毛孔无不张开,西府赵王不愧诗词冠盖天下!”

李世民哈哈一笑,面带得意道:“爱卿要夸西府赵王别来找朕,你去找皇后娘娘,她最爱听这个!”

上官仪摇了摇头,一脸郑重道:“老臣并非阿谀奉承,我欲请陛下亲发圣旨,传旨大唐十二道三百六十州,要让汉家儿郎全都听一听这首精忠报国,要让汉家儿郎人人会唱这一首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