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3页)

许迁道:“军主,为防意外,要不要我到西城去守着?”

“不必,党项还没有大规模攻城,他们守得住。你留在这里,防来犯的贼人真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城池危急的时候,你带人出城冲杀。城池守不得守得住,不是看城池有多坚固,城门如何难破,而是看城中有没有能力反冲来敌。你带的右军,便就是守城的关键,只要能够出城多冲杀几次,围自然就解了。”

防守最忌死守,以反冲锋对冲锋,以局部进攻策应整体防守,才能固若金汤。

守城也同样如此,如果城中没有了机动力量,不能出城反杀敌人,城就成了死城,再坚固的城池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古代守城理论的集大成者,是两宋之交的陈规。其所著《守城录》一反以前高筑城墙、紧闭城门的理论,而是提出城墙不能过高,以掩护本方石砲为宜,城门应当尽量多开,利于城中守军出城冲杀。

徐平的军事理论来自于前世的耳濡目染,学习的是前世军队的作战风格。防守时讲究以反冲锋对冲锋,以进攻对进攻,以机动对机动,不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死守消耗力量,而是要尽可能地形成局部优势,以进攻的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点一点吃掉来犯之敌。如此一来,守城除要求城池稳固这外,更加强调城里要有足够的预备队,随时能够发现敌人的弱点攻出去,与一百多年后的陈规不谋而合。

在进攻中即时创造出防守的机会,在防守中随时找到进攻的机会,这才是合格的军队。

党项军离伏羌寨越来越近,伏羌寨中却依然如死一般寂静,好像是一座没有人的空城一般。这寂静让人心里发慌,就连缓缓逼上来的党项‘步跋子’也觉得头皮发麻。

党项兵制是按照部落来的,同样的编制人数多寡不同,很难整齐划一。大致来讲,是分作抄、迁溜、头项。抄是最基本的单位,由一到八名正军组成,带数量不等的负瞻,其中有一名是辅主,在正军战死亡时暂代正军作战,回军之后依然传位于正军的子弟。数十抄组成一迁溜,以同族为原则,一族超过六十抄的,首领则可以分三十抄任命自己的子弟作首领,别为一迁溜。抄数过少的,则与他族合并组成一班,班与迁溜同级。数迁溜又合成一头项,人数多寡不同。

与宋军的军制相类比,党项的迁溜是最基本的编制单位,类似于宋军的指挥。不过人数不固定,介于一都和一指挥之间,少者不足一百人,多者近五百人。

前来进攻的副将带的两迁溜,约有七百多人,说是带正军,其实还是包括辅主的。党项正军都配有官马、弓、剑、枪、矛、甲等,作战不一定全带在身上,不需要的由所属的负瞻携带。‘步跋子’以步战为主,行军骑马,作战时反而步行。

离着伏羌寨一里之外,副将开始再次整军,此时伏羌寨里还是一点声音没有,让这副将的心里也发毛。正常作战,此时城里该鼓声四起了。

整好部伍,党项军继续向前行进,越是离得伏羌城进了,越是觉得心慌。

副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对身边的亲兵低声道:“候到前方城池三百步之内,你听我号令,立即吹起号角,全军猛冲!宋军的弩箭厉害,到了城下,弩就射不到我们了!”

亲兵手里紧紧捏着号角,脸色发白,重重应诺。

此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一点风都没有,只有党项军沉重的脚步声敲打着一片枯黄的大地。霜已经化了,变成露水挂在枯草上,又慢慢滴到地上。

亲兵只觉得口干舌燥,默默地数着前进的步数,心咚咚直跳,如雷鸣一般。此次攻城副将一样没有骑马,不然就成了显眼的靶子,不等到城下就会被弩箭射成刺猬。

看看离着城约摸有三百步了,亲兵强忍住狂跳的心神,低声道:“大人,三百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