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4页)

首先这厮那鹭腿猿臂凸颧凹目的古怪长相,便非常与众不同。这厮的年龄从外貌上观测不出,说他五十岁也像,说他三十岁也行。其身份虽只不过是个统领百卒的兵头,但是见了何栗、孙傅这等高官,却毫无紧张拘谨之态,举手投足洒脱自如且又相当得体。这些不同凡响的表面形状,已先自让何孙二人啧啧称奇。

进而论及其学,更是令人眼界大开。这厮似乎天玄地黄无所不晓,张口便是滔滔不绝,从太极到三界,从六壬到八卦,从占卜到祈禳,僧道鬼神一锅煮,说到哪家都在行。何孙二人也算是饱学之士了,对其所云却大半是闻所未闻似懂非懂,不大会儿工夫,便被这厮说了个晕头转向目瞪口呆,不由得不暗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最后谈到御敌之策。这厮风轻云淡地说,这事说难也不难,若采用六丁六甲法,只需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破敌便如探囊取物。

何孙二人请教,何为六丁六甲法?这厮道,简单说来,就是按阴阳之数布下的生死阵门。详细说来,其理甚深,便非常人可以领会的了。何孙二人点头称是,又请教那神兵从何而来?这厮回答,郭某用符箓召之可得。

这时何栗、孙傅已完全被这个郭京唬住,对此人就是传说中的那位神秘隐士郭京深信不疑,遂一面如获至宝地对其以上宾礼遇予以安顿,一面速将此事奏达赵桓。

正饱受焦虑煎熬的赵桓闻听觅得了破敌奇人,犹如旱苗逢雨,不顾神疲体乏,马上传谕召见。

郭京进了宝仪殿如法炮制,将他的奇能异术,宣讲得比前者更玄。赵桓当然更听不懂他那满口的文王伏羲,但是他听懂了一条,就是这个郭京有足够的本事打败金军。这便足矣!这颗定心丸使得龙怀大慰,赵桓当场加封郭京为正七品武略大夫、兖州刺史,准其自即日起在天清寺设坛招募神兵。并命何栗指示有司,务必充分保障六甲神兵之钱粮绢帛供给。原本不见经传的龙卫兵副都头郭京,由此便骤然成了显赫一时的名人,而那些由其招来的身穿奇装异服、面涂七色斑彩的所谓六甲神兵,亦成了汴京城里的一景。

朝野间见状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哂笑其事荒唐者为数不少。

面临着许多的质疑声,何栗与孙傅做了商讨,得出的共识是,以神机玄术破敌之说自古有之,譬如诸葛亮的八阵图即为一例。虽说那话失传已久,焉知不会秘藏民间?郭京的神通谁也没见过,未可不信未可全信。但是无论如何,拥有这样一支六甲神兵总比没有强,起码它可以给我们壮胆。君不见自从六甲神兵出现,尽管非议丛生,但城中的恐慌情绪却显然大有缓和吗?反之对于金军,它岂不亦可具有一种强大的威慑作用?

这个见解不是全无道理。如果把组建六甲神兵作为一种精神战术来使用,应当说有其可取之处。可惜何栗、孙傅说是那么说,在内心里却是将其当真视作了一件可资依赖的制胜法宝,这就不免愚蠢到家,到头来终于弄出了天大的悲剧和笑话。

第二件事,是赵桓与太上皇赵佶的僵持关系得到了改善。

由于持续焦忧劳累,赵桓的身体早有不适,召见郭京时又有点亢奋过头,过后他便支撑不住卧倒龙床。继而他全身发烫呕吐不休,唬得后宫乱成一团。朱后急召太医院之杏林高手入宫会诊,有一名资深御医正在龙德宫侍候赵佶,也被十万火急地传去福宁殿救驾。

经过慎重诊视,太医们断定皇上之疾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兼之外寒侵袭所致,症状虽凶,却非大患,然亦须着意调理,以防转成恶症。朱后、众嫔妃和太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命太医妥善下药治疗。

服药静养了几日,赵桓的病情果然见轻,已能下床走动。这一日天气不错,午膳后,他在朱后的陪伴下,到御花园里晒了一会儿太阳。刚刚返回殿中,便有内侍黄金国入奏,说是太上皇看望皇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