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10页)

由于姚三性关系混乱,乱伦的事情自然不可避免,已经无法考证黄皮狗是姚三的儿辈还是孙辈了,儿辈孙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黄皮狗崽是公的,性情极其凶猛,不亚于豺狼饿虎。从形象上看,此狗腿短体长,奔跑速度极快,每每遇到猎物,只要主人一声令下,便如离弦之箭。自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基于血统遗传,这牲口跟它的爹爹或爷爷同样属丁贱种,也有许多令人不齿的恶习,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肉,就可以对任何人奴颜媚骨屈膝摇尾。虽然是家畜,却又野性膨胀,追鸭叼鸡的坏事也是经常干的。

黄得虎现在对姚葫芦进行的训练,是服从命令的习惯。一声口哨,它就跳起来,两声口哨,它就跑起来,三声口哨,它就趴下去。要是挥:手一举给个指挥动作,它就会就近抱起一棵树没完没了地拼命撕咬,四只爪子连抓带撕一刻不停,其凶猛之状,其残忍之情,其豺狼之本性暴露无遗。

姚葫芦这个名字不是梁必达取的。当了分区司令员和旅长之后,梁必达从感觉上已经是个领导者和文化人了,不屑于玩那种指桑骂槐借狗骂人的小把戏了。姚葫芦这个名字是朱预道取的。黄皮狗被领到梅岭的时候,朱预道说,哈哈,既然是姚三的种,管它是儿子还是孙子,就叫姚葫芦得了,反正姚葫芦祖宗三代都有扒灰的习惯,辈分排错了也没关系。能够看得出来,黄得虎和马小树对姚葫芦的训练是卓有成效的,这畜牲现在对于各种口令和手势已经心领神会了,执行起来一招一式明显有了章法。

以往,梁必达闲下来,也会亲临训练场地,对姚葫芦进行更高层次的考核。狗眼看人看得更准,凹凸山有许多老百姓对梁必达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八路军一色的打扮一样的装束,不像往日的县太爷州衙门那样拿腔拿调耀武扬威地摆谱,假如迎面遇上,老百姓也未必马上就能认出哪一位是梁必达,哪一位是跟班的。但姚葫就不一样了,姚葫芦自从到了凹凸山军分区,一眼就认准了那个人高马大颐指气使的庞然人物是这里的一号人物,是它的衣食父母和最坚强的后盾,所以它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越过了当时在场的窦玉泉和姜家湖等人,径直一路小跑奔到梁必达的脚下,义是摇尾巴,义是蹭梁必达的裤腿。此举令梁必达很得意,当即命令黄得虎赏了姚葫芦一块豆腐渣饼子,并规定每个月拨给姚葫芦三两盐巴和五斤小米,这种伙食标准差不多等同于半个战士的待遇。

但现在梁必达对姚葫芦的兴趣大不如前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早晨梁必达喝了两碗稀饭,啃了一块荞麦面饼子,然后请来了旅政治委员张普景、副旅长姜家湖、旅参谋长朱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古碑、供给部副部长安雪梅和驻扎在旅部附近船巴冲的一团团长朱预道,几个人围坐在沙盘前算账。在前不久的整编中,吸收了大量的地方干部到野战军工作,江古碑和原凹凸山寿春县县长安雪梅以及朱预道的妻子、陈埠县副县长岳秀英等人都回到了部队,被充实到了二旅,安雪梅负责组织后勤保障和支前工作,岳秀英在旅部担任动员科的科长。现在是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保障野战军,地方部队和地方干部,凡是有条件的,都无条件地加强野战军。干部们有合适职务的就安排合适的职务,没有合适位置的,降职使用的也不在少数,充分体现了能上能下的思想基础。

二旅成立之初,宋店和马陂之战牛刀小试,就锋芒毕露,打得刘汉英几个团丢盔卸甲,并且有几个营整建制地被吃掉,梁必达当然是愉快的。

梁必达委实不再是梁大牙了,虽然得意,但是并没有忘形。有些账目他还是要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