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两面三刀

万县府衙大堂内,吴三桂骂完人,一阵沉默,跪在地下的李国英更是一直低着头,不敢出声。

如果不是王遵坦誓言旦旦的保证王彦过不了江,吴三桂绝对不会留在夔州这个四面皆山的地方。

眼下王彦从西面推来,如果地形允许,他道是可以先击败王彦,但山地严重限制了关宁军的战力,骑兵优势又无法发挥,而步军之前又折了一阵,损失万人,已经不堪重用,野战估计不能击败王彦,逃跑又没道路可走,翻越大山的话,又不知道能有多少人逃出生天,基本就只剩下困守万县一条死路。

吴三桂是个有眼光的人,他不会将自身至于险地,但这次真的是被人坑了。

堂内一众吴军将领,也如他一般脸色阴沉,夏国相见此,站出来说道:“王爷,眼下的局势确实对我们不利,但也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卑职看来,便至少还有两条路可以走。”

夏过相是吴三桂非常看中之人,是关宁军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之将,他即是吴三桂的得力干将,又是他的智囊。

吴三桂听了,抬起头来看着他,收拾心情,正了正身子,想听听夏国相的两条路,但夏国相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却没有接着陈说,而是用目光撇了一眼李国英。

吴三桂见此,立刻会意,他当即挥了挥手,“事已至此,你起来吧,先下去休息。”

李国英如蒙大赦,磕了磕头,退出大堂,吴三桂又让堂上不是心腹的几员绿营将领也一并退下,只留下一众关宁老人。

“快说说,那两条路?”吴三桂沉声问道。

夏国相抱拳回道:“王爷,卑职说的两条路,一是守城,等肃亲王来救,二是反正归明。先说第一条,肃亲王既然已经发兵合州,只要拿下此城,就能南下重庆府,再反过来包抄王彦的后路。如此一来,我们同肃亲王里应外合,逆转战局也不是没有可能。第二反正归明,其实也简单,我们关宁军本来就是明军,以前是明廷实在太弱,没有一点能守住天下的样子,但现在却不同,似乎能与清廷争上一争。因此反正助明,也并无不妥。只是将士们家眷都在清廷监视之下,不到万不得已,卑职不建议走第二条路。”

吴三桂听了脸上严肃起来,他当初投靠满清,除了家人被李自成属下所拘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看清了李自成并不能得天下。

在打进北京之后,李自成依然推行农民军打击士绅的那一套,试问没有士绅,谁来治理天下,所以吴三桂对李自成大肆拷掠明朝官员的做法极为不满。

如果李自成不能及时地联合官绅阶层,对农民军进行封建化改造,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站不稳的。在吴三桂看来,李自成这个造反者太不专业,跟他混迟早要倒大霉!

正是有鉴于此,他选择了投靠满清,即便李自城带着他父亲劝他回心转意,他也没有顾及全家老小的性命,毅然投清。

此后,清军入关,大明尚有江南半壁,五十余万强军,这时候吴三桂与后来的金声恒李成栋一样,其实与明朝一直有书信往来,并未彻底断绝联系。

只是明朝之后的表现实在太差,每战必败,内部混乱不堪,实在没有一点能守住基业的样子。

历史上的南明朝廷,特别是永历朝廷,便是在不断逃跑和昏招频出之中,使大部分抗清人士对南明失去了信心,大批士人失望至极之下,纷纷返回家乡,一部分作了遗民,一部分则遁入山林,当了和尚道士。

忠心明朝的士人尚且如此,何况只重视自身利益的吴三桂,他见明朝表现那么差,根本不是清兵对手,他哪敢跟明朝混,于是在南明一片颓势之中,他果断站在清廷一边,对于抓到的明朝宗室,一律残忍杀害,以此来表示与明廷彻底断绝关系,获取清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