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所谓里应外合(二)(第2/4页)

“太平贼军!——有贼军身着我军铠甲混入军中!”

“有贼军混入我军营内!”

率先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何温那一干原太平军降卒,因为他们想将周军士卒们地注意力转移到牛渚太平军那边去,毕竟他们的人顶多数百人,一旦被周军士卒察觉到真实情况,那绝对是被砍成肉泥的下场。毕竟这诺大营寨内有近乎三万的周兵,而何温等人却仅有寥寥数百人,如何抵挡?

这一番喊话,使得整个周军营地变得更加混乱,致使那无数冀州兵人人自危,手持利剑神色紧张地警惕着四周,除非是熟悉的同泽,否则不予对方靠近。

“中军,廖立将军麾下曲部,一营士卒,到此集合!——非我营兄弟,不得靠近!”

“左军,唐皓将军麾下曲部,二营兄弟到此集合!——旁营士卒,不得靠近!”

不得不说,冀州兵的确是大周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军中冀州兵的素质强地匪夷所思,即便在这等混乱的局势下,依旧保持着理智与冷静,倘若换作其余军队,恐怕早已炸营,呈现出整个营寨的友军杀成一片的凄惨景象。

期间,有一些原太平军降卒不信邪,冒名想混入某个团队,结果因为面孔陌生,当即被那些士卒斩杀。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见到这等事,四周其余的周军士卒仿佛司空见惯般。不难猜测,冀州兵相比在深夜炸营这方面的事上进行过诸多的训练与演戏。

[该死的,这冀州兵未免也太过于纪律严明了吧?]

在远处观瞧的何温双眉深深皱紧,他本以为弄出几条人命来便能使整个营寨的周兵陷入惊恐,人人自危,最好使他们相互猜忌,自相残杀。结果,冀州军却是向他这个原太平军士卒展示了一下,何为身经百战的正规军士卒,何为大周首屈一指的劲旅。

“廖立将军麾下一营千人将刘黩,此番暂代廖立将军下令,众军各个曲部按驻地位置搜查混迹在我军之中的贼人!”

一名周军千人将站了出来,毕竟冀州兵本来就是暂代职权的规矩。在军情紧急,并且费国、马聃、唐皓、廖立等大将不在场的情况下,偏将有权暂代大将职权;而在偏将不在的情况下,千人将暂升两阶,作为将军指挥士卒,其下依此类推。

而眼下那名叫做刘黩的千人将,便是暂时升了两阶,代替大将廖立发号施令。这是冀州兵应付突发事件的规矩,并且军令规定,即便是暂时代替大将指挥麾下士卒,此人的号令麾下同营士卒亦必须遵行,如同大将亲临。正因为如此,何温好不容易引发的混乱,再度被冀州兵所化解了,只不过,那么多周军士卒挤在当中,挨个地辨别、询问身份,看起来依旧有些混乱。

不过即便如此,看在何温眼里,亦叫他心中暗暗焦急。毕竟眼下,冀州军的大将们尚未现身,在这种情况下冀州兵便已自行稳定住了混乱,可想而知若是大将们在场,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况。

[咦?——说起来冀州军的大将们呢?明明营内已变得这般混乱,那些大将们竟然不露面?]

脑海中闪过一个疑团,何温闪身溜进了附近某个帐篷。毕竟不远处地周兵已开始挨个审查附近的士卒,若是被瞧见他何温孤身一人,并不属于任何一名军中大将麾下,那么,他何温势必会遭到怀疑。

因此,何温想也不想地便溜进了不远处一个漆漆黑的帐篷。他原以为附近帐篷的周兵们皆在帐外的空地审查,只要他能溜到帐内,便可蒙混过关。

可结果,才一踏足那帐篷之内,何温便被帐内的景象给吓住了,惊得倒抽一口冷气,双目亦不自觉地瞪大。

他瞧见了什么?

他瞧见帐内竟然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周军士卒,那一双双充满压迫感的双目,让何温不禁感觉全身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