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胜(第2/5页)

看他的那闹懊悔的模样,不难猜测,他终于是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出错在哪里,出错在那时他不该对周军的连环船故意装出视而不见的样子。

本来,枯羊那日不攻周军的连环船,那是因为不想让周军针对连环船的弊端引起注意,尽可能地不想惊动周兵,但是他忽略了,忽略了周军的主帅谢安、即他那位姐夫可不是寻常人物。

“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当真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啊!”一想到自己当时自负满满、得意满满的模样,枯羊只感觉脸上一片灼热。

可叫枯羊有些难以接受的是,虽然火攻、水攻之计尽皆不利,可然而不管怎么说他太平军一方也在两翼投入了多达两万余兵力,何以竟然无法攻上周军的连环船?

众所周知,周军主帅谢安习惯于摆列方方正正的兵阵,前军、中军、本阵,左军、中军、右军,从天空鸟瞰如同一个九宫图,兵力分布地比较均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免遭到敌军突破的可能性。并且,在九个区部分别安置一位大将,亦有助于战场指挥上的灵活性。

然而要知道,眼下的周军仅仅三万人不到,分成九部,各部不过三千人左右,就算前军三部安置兵力稍微多一些,也不过五千罢了。万余太平军士卒强攻五千周兵,竟然攻不下来?

这便是枯羊方才感觉不知哪里有些不对劲、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明明他麾下太平军士卒亦在奋力厮杀,勇武不比周兵逊色多少,但不知为何,就是攻不下兵力明显少了许多的周军。

忽然,枯羊好似注意到了什么,皱眉目视着远处的周兵,侧耳倾听着那若隐若现的呼声。

“诸君死战!——今日我军于牛渚安扎!”

“喔!”

“大人有令,水寨已毁、退无可退!——不若杀败贼军……于牛渚庆功!”

“喔!”

“今日于牛渚造饭!”

“喔!”

“于牛渚造饭!”

“喔——!”

“牛渚造饭!”

“喔喔——!!”

一句看似颇有些可笑的呼声,竟使得周军的士气一路高涨,那仿佛响彻天地的呼声即便是传到枯羊这边,枯羊亦感觉有些震耳欲聋。

[……]

下意识地,枯羊转头望向了遥远处的周军横江水寨。不可否认谢安激励士卒做地确实彻底,先前捣毁了水寨立于江中的木栏不说,如今又派人在水寨中放了一把火,仿佛当真要将那水寨烧个精光。

不,不对,不是仿佛当真要将那水寨烧个精光,而是确确实实地这么做了。望着那已燃烧起熊熊烈火的原周军水寨,枯羊毫不怀疑那边在日落时分前就会化作一片焦土。

[破釜沉舟……真有魄力啊,姐夫!——您就不怕此战不利,败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么?]

话是这么说,可枯羊心中却如同明镜似的清楚。一方是本来就处于不利位置,却犹意图投机取巧,采用避实就虚战术、妄图全歼周兵的太平军;而另一方是本来就占据优势、即便如此其军主帅依然用破釜沉舟的方式激励着麾下士卒的周军。

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军如何不败?

“内敛而不张扬……藏得可真深呐,姐夫!”深深注视着远方周军那巨大的谢字帅旗,枯羊苦笑地嘀咕了一句。

不得不说,这世上大多数的年轻人皆是如此,总是下意识对自恃清高,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直到真正碰了壁,才会冷静下来审视与对方的差距,比如说当年在长孙湘雨面前的谢安,以及如今在谢安面前的枯羊。

“大帅?”似乎是注意到了枯羊阴晴不定的面色,太平军将领王建疑惑问道,“怎么了,大帅?——莫非此地风大,大帅感到不适?”

枯羊闻言摇了摇头,他自是不好将心中所想告诉王建,怎么说?说这场仗十有八九会败?而且这仗败仗的过错也十有八九在他?枯羊如何说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