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筹码(一)(第2/4页)

李延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淡淡说道,“不错,按辈分说,我与李博乃叔伯兄弟!——其兄丘阳王李异当年初时依附我父,后投李暨伯父……即先帝,先帝登基后,按照祖制,将我父以谋朝反叛罪名论处,革掉爵位,所幸并未赶尽杀绝,而是将我父子发配至皇陵守墓,如阿承一般,非倾国之危,我等不得擅自踏出皇陵一步,否则,便从大周李氏皇族族谱除名,死后不得葬入祖陵……”说到这里,他望了一眼谢安,见其表情茫然不解,遂摇头说道,“非是冒犯,不过据说谢大人出身寒门,想来难以理解其中辛酸……从族谱除名,死后不得葬入祖陵,对我等而言,是莫大的约束!——尤其是对于皇陵中那些半截入土的老头子们来说!”

“这样……”谢安咂咂嘴,看似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所以说,谢大人放心吧,我等是不会做出什么来的……”抬头望了一眼晴空,李延幽幽叹息道,“我六岁时被贬入皇陵,如今三十又九,在皇陵内虚耗三十余年光阴,对于什么权利、皇位而言,早就看淡了,或许,就连那些或有机会黄袍加身的老头子们,他们也看淡了,只不过是顾及着这份恨意,至今不曾淡忘自己是争夺皇位的失败者罢了……”

“据说皇陵内的日子相当艰苦?”

“那也不是,”摇了摇头,李延淡然说道,“其实皇陵内并非只有我等龙奴卫,也有不少曾经是近臣、心腹或者侍从,满打满算,差不多有数万人呢,便是这些人负责耕作或者采购生活所需,再者,每年国库亦会暗中拨下一部分款项给予我皇陵,名义上修缮皇陵,实际上嘛……呵呵,总地来说,还算不错,但是跟在冀京时的风光比起来,那显然是无法比较的……就像阿承初至皇陵时,哈哈哈!——戏耍这些个新人,也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啊!”

谢安目瞪口呆地张了张嘴,看得出来,这帮龙奴卫平日里皇陵内多半是太闲了,闲地蛋疼,而如今既然有正当的理由能出来喘口气,这些人又岂会不从?

问题就在于,请神容易送神难,别到时候闹出什么事来才好……

谢安暗自叹了口气,或许,这才是他心中最担忧的难题,毕竟这四千余龙奴卫,每一位身份都是堪比皇子、王爷的大人物,这股能量,远在秦王李慎所拉拢的三十一支李氏王室分家之上。

与李延闲谈了几句,谢安便瞧见营地西侧,安陵王李承带着一大票龙奴卫从辕门方向回来,显然,这位皇五子殿下刚刚从襄阳示威回来。

见此,谢安紧走几步,上前与李承见礼。

“五殿下……不知襄阳那边情况如何?”

微笑着对谢安拱手行了一礼,李承脸上笑容逐渐收了起来,冷笑着说道,“不曾见到李慎那厮,想必是躲起来了,不过,就算那厮躲内城内,本王也能嗅到那厮的气味!——对了,那个阵雷正如谢尚书所言,确实是一名难得猛将,方才他在城上挽弓欲射本王,箭矢竟飞出两百步,若非兄长在天有灵,恐怕本王此番要死在此人箭下!”

[兄长在天有灵……]

谢安牵了牵嘴角,很识趣地没有接话,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尚沉迷于鬼魂之说,若是对人直言灵魂是不存在的东西,似长孙湘雨、刘晴、李贤这些位智者倒是还能接受,但是像眼前这位深深沉迷着与兄长恩情的皇五子殿下,他是绝对难以接受的,毕竟李承始终坚信着,他的兄长李炜尚依附在他身体上,借由他的双目,亲眼目睹秦王李慎兵败身死的那一刻。

若是谢安不知趣地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来,极有可能惹恼了这位。

[不过……]

谢安略带诧异地打量着安陵王李承。

[真像啊……]

昨日李承初至,谢安还不觉得,但是今日再看,他却觉得李承在某种程度上酷似当年的太子李炜,不,应该说,比当年的太子李炜更具魅力、更具气势。